债权转让被禁以后 P2P活期产品还能投吗?

债权转让被禁以后 P2P活期产品还能投吗?
2017年07月26日 20:05 P2P圈

好消息

P2P圈推出平台查询功能,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P2P平台名称,例如:陆金所,将获得该平台的最新数据表现和详细档案!快来试一试吧。

来源:网贷之家

作者:杰锅

故事(事故)要从广东禁止个人债权转让说起。  

近日,据悉广东监管部门要求广东(非深圳)地区的网贷平台禁止一切形式的债权转让活动与服务。一石惊起千层浪,这一要求引起了诸多投资人的不满。毕竟,投资人在选择长期标的时,一是看中了长期标的高收益,二是看中了通过债权转让实现的高流动性。然而,被监管这么一折腾,投资人万一急需钱用,就会面临有钱却取不出来的窘境。不说了,好尴尬啊,杰锅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不过,杰锅认为,最受伤的倒不是长期投资者,而是偏好P2P活期产品的投资人。因为,监管利剑所指,其实是名为“XX宝”“XX罐”的活期或者说“类活期”产品。这些活期产品之所以能做到所谓的“随存随取”,靠的无非是投资人之间快速的债权转让与匹配。早在《网贷行业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件》中,也明确对P2P活期产品做出了限制。要求活期产品明确资金流向,不得触碰资金池等。现在广东监管又放大招了,感觉存心和P2P活期过不去。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买了某宝宝呢。  

那么活期产品为什么会受到监管的“特殊关怀”呢?在这之前,先让我们来扒一扒P2P活期产品都有哪些类型。  

一、扒一扒P2P活期产品都有哪些类型    

1、货币基金类  

如图所示,这是某P2P平台对余额收益的解释。有些平台标的很抢手,难免会导致投资人资金站岗。为了弥补这一部分损失,平台则会对接一些货币基金产品(性质类似于马云的余额宝),年化收益大概在2.5-4.5%左右。这些货币基金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短期有价证券,风险还是很低的。但是有些平台并不具备基金代销资格,这就难免存在打擦边球的嫌疑。  

2、P2P标的组合  

平台将多种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打包销售,对接活期资金池。这种方式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  

3、平台债权资产的灵活转让  

平台通过债权拆分、份额转让的形式,来达到快速取现的目的。这种模式需要活期产品与债权的精准匹配。如果资金和项目无法做到及时匹配,就会形成资金池。有些平台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比较好,投资人可以看到资金所匹配的债权项目,然而在另外一些平台投资人是完全无法看到资金流向的。  

4、复合资产  

包括网贷基金、货币基金+P2P资产的混合配置等,其底层资产涉及分级基金、P2P资产、货币基金等。以网贷基金为例,网贷基金其实就是将一些基础资产为债权或债权收益权的产品进行打包,形成一个债权组合,供投资者购买。有人认为,网贷基金是一种事实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对份额进行了类标准化分割,是被监管明令禁止的。此外,网贷基金平台还面临道德风险、资金池风险等。  

不仅如此,杰锅认为,网贷基金平台在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遭遇瓶颈。上图是某网贷基金平台的债权平台分布图,可以看到该债权组合分散在近百家机构,风险极致分散。随着P2P行业的规范化,行业门槛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平台的数量也将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网贷基金设立之初就本着风险分散的原则,而未来在存量P2P平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网贷基金平台想要扩大规模,势必要增加单个平台的投资比例,或者是继续扩大投资的P2P平台范围,倘若风控再没搞好,并不能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二、数一数TOP30中的活期产品 

去年8月24日《网贷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中明令要求,P2P平台不得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不得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为避免政策风险,包括投哪网、积木盒子等多平台纷纷下线活期产品,有些平台为避免活期产品规模的继续扩大,也下调了活期收益率。  

那么还有多少平台保留了活期产品呢?让我来找找活期产品的存在感。杰锅以网贷之家2017年6月评级发展指数位列前三十名的平台作为样本,附表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在TOP30平台中,拥有活期产品的平台占了30%,资金投向主要是平台债权,年化利率分布在4.8%-6.3%的区间内,较货币基金4%-4.8%的收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杰锅列出这张表,并不是给大家投资活期产品提供选项,而是要将披在活期产品外面的面纱撕下来,看看其存在的风险点都有哪些。  

三、探一探活期产品的暗藏的雷区      

1、资金池风险  

这也是P2P活期产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P2P被人骂的最凶的就是资金池问题、自融问题。有些平台对于活期产品的资金投向完全不做披露,即使老板发布虚假标的,拿这笔钱去投资房地产、私募、炒股,投资人也是不知情的。等到资金链断裂,投资人提现不了的时候,已经被套了。像这种脆弱的平台,只要出现一点负面舆情,或者某某黑子在第三方论坛,甚至是微信群发一下质疑的帖子,都会引发投资人的疯狂挤兑。  

2、流动性风险  

通俗一点说就是“挤兑风险”。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一些负面舆情、政策导向的变动都会引发“挤兑风险”。君不见P2P行业绝对霸主地位的陆金所前不久也遭遇了一场“债权抛售”危机。因此,平台设置购买限额、赎回转让机制的条件也是非常必要的。  

3、政策风险  

只要政策不允许的,无论你成交量多大、模式多好、“干爹”有多大的能量,也是一概要被取缔的。广东惠州“e速贷”被查一事,想必现在还有很多投资人愤愤不平。近日广东禁止一切形式的债权转让政策出来后,如果其他地区的监管政策也纷纷跟进,势必会导致新的政策风险。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现阶段监管政策不会真的就一刀切了,P2P活期产品的市场存量还非常庞大,即使监管要取缔“类活期”这种债权转让模式,也会给平台留有整改的时间。倘若卡的太死,投资人挤兑,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监管所不愿看到的。  

那么,在这个敏感的阶段,投资人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风险性事件呢?  

四、P2P活期产品还能投吗?三十六计走为上       

1、既有活期和定期产品的平台,最好不要投定期项目。防止活期资金大量流出,造成挤兑现象从而殃及定期,最后反倒成了接盘手。  

2、活期产品可以投,但最好是放在对接货币基金的活期产品中,或者干脆放某宝得了。即使对P2P活期产品情有独钟,到了离开他就茶饭不思的地步,那也请投资信息披露完善、债权明晰的平台,至少你得知道你把钱借给谁了吧。不过如果广东的平台还有活期类产品的话,大家有多远就退多远吧。  

3、规模太大的活期不投。无投资门槛限制、赎回限制(包括赎回等待时间、赎回费用等)的不投。随着规模的扩大,风险也在不断积聚,连某宝都无奈限额了,要是P2P活期还不做一些限制条款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以上就是杰锅对P2P活期产品的整体认知,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偏激之处,倘若不能苟同,大家无视就好~

最新的金融骗局,有钱人小心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自己进行投资,然而骗子却利用人们的投资心切,设置各种骗局,使投资者本息两空,关注暴财经,警惕目前在2017年中国最新的金融诈骗,帮助身边亲友远离骗局,守住血汗钱!

暴财经

icaijing123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