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行发大招,一个超级泡沫破裂了!

刚刚!央行发大招,一个超级泡沫破裂了!
2017年09月04日 19:00 P2P圈

来源:综合自网贷之家、央行官网、财经韬略(tttmoney8)

9月4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称国内ICO(首次代币发行)融资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网贷之家注意到,在央行15点发布“公告”之后,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有些数字货币的跌幅甚至超过了40%。 

比特币价格走势图,来源:火币网 

各类数字货币行情一览 

以下为公告全文: 

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 

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将密切监测有关动态,加强与司法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协同,按照现行工作机制,严格执法,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发现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司法机关。 

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对于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金融管理部门将提请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关闭其网站平台及移动APP,提请网信部门对移动APP在应用商店做下架处置,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 

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不得承保与代币和“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代币和“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现代币发行融资交易违法违规线索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社会公众应当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 

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希望广大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 

对各类使用“币”的名称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社会公众应当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及时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 

各类金融行业组织应当做好政策解读,督促会员单位自觉抵制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及“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金融活动,远离市场乱象,加强投资者教育,共同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监管来了!ICO可能被取缔! 

ICO的火爆,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觉。他们通过深入的调研后发现,“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 

上周,中国监管层频发警告: 

财新报道称,ICO报复正在引发非法集资风险,监管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消息人士称证监会正就ICO征询意见,剑指传销诈骗类项目。 

互联网金融协会警示ICO风险,称其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 

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也援引监管人士消息称,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建议尽快取缔。 

2日,ICO被纳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9号文启动清理整顿。文件中明确,ICO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在监管的高压之下,上周已经有多家ICO平台相继暂停服务。“比特币中国”网站2日晚间公告称: 

比特币中国9月2日起暂停ICOCOIN充值与交易业务,并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星期日下午6点暂停ICOCOIN提币业务,请用户于9月3日下午6点前将ICOCOIN余额提现。 

多家媒体的报道指出,央行正酝酿ICO最严监管措施,不排除暂停或取缔。与此同时,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监管部门,也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加强了对ICO的管控。 

为何各国都加强了对ICO的控制?原因很简单,这种ICO的方式简陋且难监督,基本上类似庞氏骗局。另外,数字货币的发行权肯定会掌握在政府手里,不可能让民间的数字货币泛滥。 

对于中国来说,ICO的泛滥会分流证券市场的资金。把热钱引入股市、降低企业负债率是国家的既定方针。所以,中国扫平ICO是必然的。 

至于数字货币,由于央行尚未全面出手禁止,导致了目前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成为浪费社会资源、资金外流以及洗钱的黑洞。如今,泡沫日益膨胀,到了应该出手的时候。 

虽然ICO不等于数字货币,只是存在关联。但ICO的噩耗,给数字货币带来巨大风险。对此,参与者不可不防范。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