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景:最近叱咤A股的PPP概念是什么?

钱景:最近叱咤A股的PPP概念是什么?
2016年08月31日 13:50 钱景私人理财

小钱领读:近期,A股市场行情十分沉闷,大盘在3100点以下徘徊多日,尽管行情十分平淡,但是PPP板块却可谓一枝独秀。今天,小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PPP到底是什么?它能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什么是PPP?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公私合作的模式,他表示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PPP最早是由英国政府在1982年提出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私营企业签订协议,授权给私营企业代为运营一些政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通过这样一种创新的模式,可以极大地节约政府投资、将一部分项目风险分散到民营企业,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

PPP概念为何近期表现抢眼?

最近几天,A股市场上PPP项目表现抢眼,科融环境、先河环保等连续大涨,这次到底是单纯的题材炒作还是有相关的业绩支撑?背后的上涨逻辑又是什么呢?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PPP作为在“宽财政”政策背景下,拉动基建和民间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将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未来大力推广PPP模式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今年以来,政府对PPP的推动明显加快,出台政策性基金和引导基金,并放宽保险资金的准入,从而拓宽了PPP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PPP项目的回报率在资产荒背景下变得更有吸引力,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另外,PPP立法趋于完善,也降低了项目的违约风险。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PPP的前景更加值得期待,这也是A股市场隐现PPP风口的基础。

PPP主题应当如何把握?

既然PPP主题前景良好而且还有足够的业绩支撑,那么投资者应当如何把握这样的机遇呢?

有券商研报建议投资者可以从三方面下手,首先,重点关注PPP项目储备较多、地方政府推动动力足的环保类公司;二是重点关注“宽财政”措施下、有PPP项目规模较大的基建类公司;三是PPP项目得到加速落地,收款压力得到缓解的园林类公司。在投资个股上,投资者还要根据个股的情况来理性看待,对于那些涨幅已经较大的股票不值得再去追高。

延伸阅读:国外PPP模式的发展状况

美国:各州PPP模式运营拥有较大自主权

在美国,PPP这样一种公私伙伴关系已经延伸到了几乎所有的公共部门,从学校、医院、监狱到输油管道、交通运输、垃圾处理,甚至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出现了PPP的方式,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日益加强。在联邦政府中,所签PPP合同金额约占预算支出的七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国防部。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州和地方政府都具有比较大的自治权。因此,各个州及地方政府会根据自己的要求实行不同模式和不同程度的PPP。另外,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机构推动PPP的发展,也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作用突出的PPP模式。

英国:核心理念是实现“资金的价值”

英国发展PPP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资金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一个持续的激励;二是给公共服务带来新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将服务风险向私人部门转移;四是市场的竞争压力可以使政府从私人部门那里获得效率,改善政府部门官僚作风。这是因为PPP的实施要求政府实现服务供给文化的转变,政府需要打破传统的一些制度安排,更注重工作效率和支出效率,强调为“顾客”服务。

新加坡:PPP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自2005年以来,PPP模式在新加坡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公用事业(尤其是供水)、废弃物管理、教育与文化体育领域。估值超过5000万新元(约合3560万美元)的项目,政府往往会考虑是否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同时,总投资额更低的项目也有可能通过PPP实施,只要私营部门能够为降低项目成本多作贡献。

通常一个新加坡PPP项目的私营部门合伙人(“私营合伙人”)是由民间资本财团成立的一个特殊目的实体,财团各个成员可作为私营合伙人的分包商在项目中承担不同角色和责任,例如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

在新加坡最常见的PPP项目模式是设计—建设—拥有—运营模式、设计—建设—融资—运营模式,或者两者的变体。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钱景私人理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