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失地 创业板何时雄起?

收复失地 创业板何时雄起?
2017年02月07日 13:47 阿尔法工场

 林存 阿尔法工场

前段时间,因为滥发新股,创业板估值受到了巨大挑战,结果一跌再跌,以致人心惶惶,而且成交低迷到只有2400多亿,大家都用脚投票了。

周一,由于一天暂时没有新股,大家仿佛看到了政策调整的信号,热情又被点燃了一点,终于出现了集体的小反弹。

但由于政策没有根本明朗,创业板仍然给人不踏实的感觉,究竟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才回彻底好转呢?

一、关于估值压力

目前市场上总是说创业板估值仍然有什么68倍,泡沫多高,云云,我听了就呵呵。

那些记者根本就是偷懒取巧,简单的用股票软件系统里提供的静态市盈率,目前的所谓静态市盈率,是用16年前三季度加15年第4季度的合计数,来测算市盈率的。

现在16年的年报已经进入披露高峰期,17年一季报都不远了,还用那么老旧的数据完全就是起哄。何况估值是要往前看的!

目前,创业板16年的市盈率整体大约在60倍上下,但相当多的创新成长股,仍然保持着30%上下的成长水平,也就是说预测今年整个创业板的动态市盈率,应该在40-50倍的水平。

整体看,确实偏贵,但不是贵的太离谱,毕竟这些创新类的小公司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而且这是平均水平,不代表个股的情况。

若到下半年或者年底,当大家寄望18年的时候,再考虑成长,创业板整体估值就要降到30-40倍区间。

假如,今年创业板又因为政策环境,及各种起哄,再来上一轮下跌,那估值其实就更低了,肯定出现比较多的错杀。

因为好的成长公司,可能动态18年会低于30倍。

而主板蓝筹,规模又大,成长性有个10%-15%就好像很不错了,却坐拥20多倍市盈率,那显然未必比成长股便宜了(30倍30%成长性的)!

二、关于新股发行

这次下跌,显然是因为新股发行量太大,而据说还有700个在排队,多年积累已经成了堰塞湖。

那么,假如以后每天上2个,到年底,大致可以处理掉500个左右,剩下200-300个,加上排队明年上的,到下半年,估计这个堰塞湖也大部分处理掉了。

这个靴子能落地,就是市场最大的定心丸!

不过,显然简单的这么粗暴处理,市场还有波动,这个市场无形中是有“南墙”的!不信就来撞!

因为如果创业板再跌,整个市场的人气只能更低迷不堪,哪天成交量跌到2000亿以下都很可能。

到时新股上市溢价,也越来越低,用于打新的筹码就越来越松动,迟早下跌拖累主板,拖累国家队的筹码,形成双输的局面。

而且一旦整个股市再下台阶,国民经济雪上加霜,房价更要摇摇欲坠!撞了南墙还得回头!但代价就大了去了。

三、政策的可为空间

目前,关于股市的政策,虽然我们权且相信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实际效果总是弄得误伤一大片,直到怨声载道,甚至骂声一片才开始调整。

总感觉什么都是脱离实际,什么都是高高在上的瞎指挥,什么都是慢半拍,以致中国的股市动不动就全球垫底。

我们的经济再差,真的比欧洲,比亚非拉国家都差吗?这真是岂有此理!

或许,官老爷们过几个月能琢磨过味来,可以修补和完善很多的政策,除了新股发行,再融资,减持控制,借壳重组,退市制度,操纵市场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有为空间。

但前提要对整个市场来说,不仅要有建设性,更要感觉友好!

能让股民已经寒透的心,能有被温暖的感觉;能让上市公司,即感受到约束,也感觉到尊重与公平!

总之,目前创业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低迷,但整体下行空间其实已经有限,而到下半年,无论从调整时间还是从基本面,都将重新迎来转折的契机!

而一旦创业板转折,其巨大弹性,很可能短暂瞬间就有巨大收益,一举反超主板蓝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希望,无论如何都在民企,都在创新!

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逆潮流而动,只能事倍功半,只能得不偿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