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与菜鸟:一场迟来的互撕

顺丰与菜鸟:一场迟来的互撕
2017年06月02日 10:10 阿尔法工场

据媒体报道,6月1日凌晨,顺丰与菜鸟平台的数据接口断链,截至当日中午,顺丰在淘宝平台上的所有包裹回传物流信息均已关闭。

针对此事,菜鸟方面迅疾回应:系顺丰单方面主动为之,事发突然,正在与对方紧急沟通。

而顺丰其后则发声表示,这是一场(菜鸟)藉借信息安全之名,而行使的有针对性封杀行动。

两方说辞各据立场之下,孰是孰非,虽难定论,但事件背后隐含的“瑜亮情结”以及影射出的重重现实问题,实则已为这起焦点事件作出具体注脚。

瑜亮情结

中国快递业一哥“顺丰”今年2月完成了借壳上市。以6月1日天收盘价计,市值达到2258亿元。握有68%股权的顺丰掌门王卫,身家逾1500亿,直逼首富马云。

阿里系物流平台菜鸟网络成立于2013年5月,马云一手主导而成。成立伊始便吸纳来四通一达,天天以及顺丰等行业巨头亦出资加入,是为阿里电商体系核心支撑。

竞和之下,人心微妙。

一如媒体所言:菜鸟不是一般的菜鸟,是让行业害怕的菜鸟;顺丰不是一般的顺丰,是有更大全球野心的顺丰。

裹挟入菜鸟联盟体系,要么被套牢、要么被踢走,同为电商大佬的刘强东一早就对马云的菜鸟看得清楚。不过他也说,或许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顺丰。

王卫果然不负东哥所言。近三年来,顺丰与菜鸟的裂痕逐渐显现。

2014年5月,顺丰主动中止部分与淘宝商户的合作,不再递送价格超低的物流件,转向与其他新兴电商平台合作。

2015年5月,菜鸟网络举办成立两周年合作伙伴大会,顺丰方面以工作繁忙为由未予参加。

2015年4月份,顺丰联合申通、韵达等四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资创建丰巢科技,形成与菜鸟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竞争之势。

去年3月,天猫官方宣布,取消”顺丰包邮“服务。

今年5月26日,顺丰宣布与UPS战略合作,在香港成立独立合资公司,聚焦跨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坊间还在为电商与快递的首富之争津津乐道,殊不知背后的瑜亮情结已发酵良久。

就在昨日凌晨,顺丰与菜鸟平台的数据接口断链,并进而完成了与整个淘宝平台的数据切割。

面对一片哗然的公众,菜鸟说,5月31日晚上6点,该方面便接到顺丰发出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而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顺丰方面却给出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更早之前,菜鸟便提出,以数据安全为由停止对丰巢的合作,并在6月1日0点下线丰巢接口信息,“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数据之殇

马云一再公开布道,未来最大的能源是数据。

迄今为止,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亦已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标配,并尽享其间红利。

在此背景下,作为综合了个人身份信息、消费信息与第三方商业信息的快递数据,此番借由一场风波,成为两方巨头间争食的焦点,虽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之内,却也未料到吃相还是如此难看。

在真相清晰前,即使外界可以善意地认为顺丰与菜鸟或许都有苦衷,却不能掩盖消费者选择权受伤的事实。

但显然,与消费者受伤相比较,快递巨头们对于“数据能源性”的饥渴,已经诱使它们在商业伦理上作出逾界的举止。顺丰与菜鸟的此番交恶,印证了这一点。

但这并不是争议的全部。

更为讽刺的是,快递行业对于数据资源的彼此觊觎,是建立在数据保护意识与能力颇为拙劣的现实问题之下。

就在近日,根植于快递产业链条上的“假鞋”风波已经成为了公众舆论领域一大焦点。

“惊天内幕!假货秒变海淘正品,都是快递干的好事”“助纣为虐涉‘假鞋’风波? 顺丰等被指物流造假”“令人吃惊的黑幕,国内快递公司集体参与造假? ”……如是夺人眼球的标题及相关新闻报道正在抽打快递业的面门。

同在6月1日,以顺丰与菜鸟互啄为背景,事关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性的法律——《国家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其第二十一条对数据安全作出明确说明: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就这一条款,有网络安全专家指出,数据安全威胁更多时候还来自内部,这个比例往往高于来自外部的有意攻击。内部的威胁,不仅仅是窃取,还有滥用和误用,“比如平台上信息泄露,作为运营者,也许昨天你的不作为,没有任何关系。但从今天起,你不作为就将承担责任。”

目前来看,无论顺丰,还是菜鸟,仍然陷在零和式竞争的小圈子里彼此提防。却不知是无力,还是无意,仍将这一行业关于解救“数据之殇”的防线置于私利之下。即便法律已来且将更加具体,消费者心中今日所有的忧患却分明在加剧——一出闹剧之下,谁见到了担当?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