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控股最新调研手记

海虹控股最新调研手记
2016年09月26日 14:13 阿尔法工场

阿尔法工场股票大赛

扫描文末二维码,参与比赛赢取大奖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这句话在我现在读来,感觉就是在说随机性总是选择强者,或者在说随机性是筛检强者的机制。

在最近一个月跑了一些城市的医保中心、参加了海虹的股东会、和高管交流、看了海虹的智能审核系统后,感受颇深,现与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智能审核系统 

首先,这个系统不是大家理解的简单地财务审单控费系统,它已经涵盖智能医生系统的了。比如,用药安全问题,在系统内点击一个城市一个月时间内所有上线医院的用药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并分成不同等级。

而在医生端使用时及时就会提示,并解释临床原因。当某个病人有多种跨科慢性病并伴随急诊救治如出血性外伤等情况,单个医生难免会有用药禁忌方面的疏漏,而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从源头上杜绝。 

光一个心律失常症状,系统内有198种情况,每种情况的给药和治疗手段又分好几种。有了这系统对于患者又加了一道防火墙,对于医生更能提高治疗水准,减少医疗纠纷。 

系统本身已经可以做疾病预测,比如2014年预测某一个地级市的肝硬化患者在下一年度即2015年会增加99人,其中88人是重症患者。结果2015年实际发病人数只差1人。 

IBM的Watson系统和海虹的智能系统可比性

人工智能主要是算法和数据库。公司有自己的算法知识产权,从目前阶段的数据库的积累量来看,海虹有它的优势。

Watson在美国和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合作,具有1700个医护站点,每年870万退伍军人。而海虹已覆盖8亿人,目前已与近万家医院合作。而且还刚开始。从覆盖人口的数据量来讲,海虹一定是世界第一。 

海虹是一家IT公司吗? 

IT只是它实现目标的一个必备手段,不是核心竞争力。它在建立一个围绕医保(商保)、医疗机构、医药器械企业、个人的一个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公司总部IT开发人员近200人,而专职临床医生有近400人,还有160多位合作的国家级专家。

公司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医学研究中心,目的就是要做到临床数据库的实时跟踪国内外最新数据并实时更新。公司是联合国世卫组织中国疾病编码研究中心的唯一合作伙伴。顶级专家为什么愿意和海虹合作,因为它的数据是最新、最全的,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商业模式 

目前整体下结论还太早,因为它在我跟踪研究的两年时间里不断地有新东西出来。我有个逻辑推断,它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类整理、智能运算,可以形成针对政府医保(商保)、医疗机构、药(械)企、个人精准服务的服务包,最终提升社会资源总使用效率,得到多赢局面。 

技术和数据的积累路径 

海虹在审核引擎上的专利技术是国际领先的,加上公司之前在药品采购平台积累的大量临床数据库,又有这几年不断通过总部的专家团队和200多个地市上线的数据更新,才得以积累,并不断在增加。我也看了一个所谓的一个竞争者的数据,只是一个杭州(海虹做的)两个月的就医量。 

竞争对手 

就海虹目前的水平,就算它啥事不干,而对手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也要至少三年才赶上。何况海虹已经占了一大半城市,并且还在不断扩展。 

关于医保支付价格改革  

过去的药品医保报销目录的设立不公平不科学,也有漏洞。甚至有中标价格和实际医保报销价格相差很大的情况发生。现在由医保作为支付方和药企通过谈判方式形成新的目录,而海虹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运用大数据来服务双方,达成共赢。 

关于市场分歧 

分歧的原因在于了解与不了解,了解的深度。以我对它的了解,在专业性来讲可能只有20%。何况其他人。这也是为什么研究报告少的一个原因。它需要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和经验。我是金融出身,在职业生涯的25年时间内做过风投,经营过IT公司,最近8年时间一直专注在医药领域做投资,我的经历可能让我比较容易理解海虹。 

在商保方面的合作 

公司在一些城市已经在和医保合作试点推广商保补充医保不足的产品,比如说在你医保账户内一年支付10到30元不等的金额购买相关的商保产品,可以有几十种不等的相对应的医保支付目录之外的一些药供你报销或部分,比如说癌症治疗药物。 

管理和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真的是一个感受而已,很难用语言表达。我只能说我很喜欢。公司以80后居多,我接触的所有的中层干部都具备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思路活跃执行力强,象李云龙的队伍。而公司高层大局观足够强,大气。

很少有海虹这样的公司,我的接触中从没听说下面的人发过牢骚,每次交流都有新的想法和业务进展。对于康总,从中层干部身上我感受到的是他们对他的敬畏,虽然他平时显得和蔼可亲,每次股东会上的讲话甚至有时象单口相声,作为股东不去感受一下,真的会后悔。 

盈利时间点  

从常识来判断,这样的公司盈利的时间早晚其实是掌握在公司手上。局布得越大,盈利的当量越大,也越无法撼动。所以时间是我们的伙伴不是敌人。再细一点就是第三方身份已经明确,就等收费标准这最后一锤子,从之前的国家出台的政策来看,是连贯的有前后逻辑的,所以我判断不会很久了。 

估值 

以现有的专业储备和业务梯度,以及团队水平到3000亿是可以预期的,但再往上,目前的人力和管理团队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如说,C端已经提到公司战略高度,但目前公司缺乏C端方面的技术开发、业务拓展和服务推广的团队,这就需要公司通过对外引进合作等方式。一步步来。 

估值本身是一种激励,合理的东西并不能刺激你去改变现状,创造未来,只有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估值激励,才能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把资本市场的激励机制体现到实体经济中去,而海虹就是一个典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