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移动不到半年连换三位高层 这就是安内才能攘外

联想移动不到半年连换三位高层 这就是安内才能攘外
2017年02月21日 10:34 傻瓜理财网

2016年11月3日,乔健接替陈旭东,掌管联想手机业务。2017年2月4日,原三星中层姜震空降联想集团,担任副总裁。同年2月20日,乔健发出内部新,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虞杲出任联想集团副总裁,接替原销售负责人王峰,全面负责MBG中国业务销售管理工作,包括开放市场业务、运营商业务、电商业务、以及区域销售管理。

根据相关信源,虞杲年轻时就在运营商体系内摸爬滚打,擅长于传统终端零售连锁经营模式转型,曾实现了中国移动内部的创新经营模式。这对于联想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乔健在内部信上是这样描述的:

未来我们将强化开放市场能力,创新分销模式、重点建设终端零售能力;优化运营商的合作;贯通线上线下的联动销售。落实这些战略举措特别需要一位懂行业、有经验、有魄力的销售负责人来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包围,彻底改变渠道的现状。

联想的销售体系确实遇到了大问题,他们把旧PC时代那些理念搬到了互联网产业发达的今天。导致2016年第二季度移动业务下滑,亏损更是达到了1.56亿美元。再回顾2013年,那时联想还是中华酷联,“机海战术”开路,一年出货4500万台。所以后来外界对联想移动业务的看法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敢”。

放不下架子的联想

联想放不下架子,这点是世人皆知的,也不可能让联想这种体量和背景的企业放下架子。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想融入互联网,却不被年轻化、潮流化的群体接纳。2014年的时候神奇工厂就说要对标小米,你看看今天都2017年了,结果呢?诚然ZUK是一部出色的手机,但是销量依旧是不被预期。

乔健说过产品实力是手机业务成功的关键,而事实上产品本身只能作为打开市场的门钥匙,具体要怎么搞,怎么成,还得靠销售以及后市场。所以今天的手机行业卖得不是产品,而是内容与服务。

“没有内容与服务,设备是苍白的。”——杨元庆于2016年12月28日联想西安峰会。

杨元庆把希望寄托在了Moto Z上,这么一款结合硬件内容服务的产品虽然新奇好玩,但是市场已然不给联想好脸色。仅仅几百万台的出货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联想移动业务需要的是“如何卖”,而不是“卖什么”。

红海厮杀

现如今,智能手机产业链早已成熟,从渠道角度来说,已经没有“开创”这个概念了。乔健选择这样调整架构,肯定是意识到了现在销售体系。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是:联想绝对不缺线下渠道,毕竟作为全球PC老大哥的联想,就是靠各地扎根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反过来猜想现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联想会抓住这个机会吗?在纰漏具体做法之前,我们可以先预测一下,反正妄想又不用上税。对比过去的国内市场,中国贸易成本随着这些年经济建设以及相关政策支持已经变得很低了,因此中国的市场开放度也在逐渐上升。

接下来则是联想移动与电商的融合,目前联想也在搞电商,他们不仅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落户,也有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目前联想方面未公开销售数据,但是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就会发现,同价位销量排行前几页永远看不到联想的移动产品。

甚至你都能有一种:别人家产品底下的评论数都比联想移动产品出货量高的错觉。作为这样一个国民级企业,联想肯定比我更着急。同时一组数据显示,现在手机用户的购买需求往往不是来自于硬件,而是品牌。

这也同样是小米模式在逐渐衰落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说,虞杲上位后,需要立即打出一套在互联网环境系啊塑造品牌和形象的组合拳,才能让联想在电商方面有所起色。

短时间内不会好转

杨元庆说联想要扭转盈亏需要1年,然而这1年恐怕是他高估了整个联想移动业务。自80年代柳传志开始盘算手机领域算起,联想手机已经30有余了,这在同行面前甚至都不只是老大哥,而是老大爷了。联想移动业务在30年的长跑里,流失过市场也遭遇过洗牌,对比今天那些互联网品牌来说可谓是饱经风霜。

然而问题就在于联想在面对市场变迁时它的反应速度不够快,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联想的组织架构复杂,这就意味着当它要转型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撑前期工作,很容易错过了时机。

好比你让蚂蚁转身,它不仅迅速,还能垂直地面360度翻转;那么你再让大象转个身试试,慢了许多。而联想则是一头鲸鱼,还是那种生长在东北太平洋的超大蓝鲸。从品牌、销售、市场,再到产品、研发、设计等等,每个部门都会被企业转型影响,所谓体量越大,手脚越慢。

以及还有一点:企业下层变动,那么部门或者小组的适应时间可以很快,因为变动者位于底层,他较企业的独立性很高,对企业内的人员影响较小。可是高层变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是层级越高,他所设计的部门就越多,对企业的影响就越大。另一方面虎嗅了解,联想在2017年还可能会有几波换人,具体情况未知。

那么团队何时能够适应企业?仅仅1在1年就能够扭转盈亏?显然不可能。不过我支持联想的做法,新团队相比较老团队来说更有盼头:他们熟悉互联网,熟悉当下销售体系,熟悉电商等互联网新生关键词……

联想足够庞大,庞大到能够给他们很长时间来调整和适应现在,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联想的团队能否做好准备?安内才能攘外,这话是咱们宋朝那时候就有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