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险不保?互联网保险乱象亟待整顿

无险不保?互联网保险乱象亟待整顿
2017年12月11日 20:25 每日金融

借助互联网营销,主要通过线下揽客的保险公司,也打出了无险不保的口号。

一些第三方平台更是浑水摸鱼,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五花八门:除痘险、忘穿秋裤险、违章贴条险、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甚至跟你毫不相干的艺人恋爱分手险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每日金融发现,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保费普遍不高,便宜的几块钱,贵的上百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以承受;再加上支付方便便捷,号称个性化、无中介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好玩、有趣,还有参与感”,读者小A告诉每日金融,圈子里多数人有购买过互联网保险。这也与网调显示互联网保险的购买者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人群的结果相符。

另有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互联网保费收入从106亿元增长到2299亿元;经营互联网保险的机构数量从28家发展到124家。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势不可挡。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了互联网保险,就真的保险了吗?

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金融,目前国内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是,有非法集资嫌疑。其实,互联网保险的大多数险种并非由保险机构推出,毫无法律效力。比如各种恋爱险,两年期满结婚,赠送婚礼策划以及199元礼金;三年期满结婚,赠送婚礼策划以及299元礼。这种保单,不过是商家自行定制的游戏规则,一旦商家卷款跑路,消费者到哪里去获得礼金?

二是,涉嫌网络赌博。比如和竞技体育结果相挂钩的世界杯遗憾险,还有股票跌停险,都属于变相的与商家对赌。有专家指出,这些险种没有具体数据作支撑,与网络赌博别无二致。所以,有保险公司推出的类似险种很快就被监管部门叫停了。

三是,产品名不副实。商家对关键信息含糊其辞,比如缺少风险提示,免赔付条款不清晰,甚至还有夸大理财收益、弱化保险性质等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四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业内人士称,有的第三方平台是与保险系统对接了,但还是要通过电销或直销等方式完成投保。这种线上、线下脱节的运行模式,容易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诱发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

针对当前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乱象,有专家建议,应当尽快建立大数据平台,统一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将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打通,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数据挖掘,以此加强大数据在反互联网保险欺诈中的应用,为行业优化和产品销售提供基础性服务。

还有保险公司呼吁,监管机构应建立互联网保险第三方网络平台黑名单,加强对业内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形成定期通报及公布机制,以便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有效隔离其他风险的传递。

“目前互联网保险刚起步,发展还不完善。一些基于保险原理、定价科学的险种,值得推广;但也有一些打着创新口号,忽悠、欺骗消费者的险种,则应该坚决取缔”,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产品具有天然的社会性和公益性,覆盖面广,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广。

如果互联网保险给消费者的印象老是博眼球、不靠谱,那无疑将动摇保险行业的发展根基,破坏行业发展生态。这也是整个保险行业或将面临的最大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