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港珠澳大桥,这些中国超级工程世界一流!

不止港珠澳大桥,这些中国超级工程世界一流!
2017年10月10日 21:35 Formax金融圈

10月6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参加的《中国正在说》节目一经播出,引发热议,他讲述了这项超级工程背后的艰辛。

这座大桥全程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6月8日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在即

能有这样的美誉正是因为建设难!非常难!特别难!

港珠澳大桥由桥梁、人工岛、隧道三部分组成,需要建设两座面积各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和一条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来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

而对于外海沉管隧道这种经验,我国几乎为零,全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

而世界上也仅有两条超过三公里的隧道,一个是欧洲的厄勒海峡隧道,还有一个是韩国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

于是工程师们专门前往韩国考察,到了现场才发现项目安装全是欧洲人:每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都会有56位荷兰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釜山来提供帮助。

并且接待方拒绝了我国工程师们看安装装备的要求,工程师们只能眼巴巴地在开船经过时远远用相机拍几张照。

考察回来后建设单位选择找有安装经验的公司来合作,没想到荷兰的公司却开出了一个天价:1.5亿欧元!这在当时,差不多约合人民币15亿元。

双方谈判陷入胶着,最后林鸣跟谈判员说:“你给他们说一个价,3亿人民币,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最重要的、风险最大的这部分支持。”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撸起袖子自己干!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安装成功。

但这只是困难的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装管险阻恶劣海况、珠江口挖沙采沙造成的回淤等全都克服了。

直到最终一节接头合龙这个最困难的部分,使用世界传统方法安装甚至需要8到10个月,而我们,用新方法实现了贯通仅需一天!

万众一心下,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以后,有的是外国公司向林鸣和他的团队付出高额咨询费啦,这种创新与经验宝贵又独特!

顺带一提,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海长桥中,中国占据6座;世界排名前10位的斜拉桥,中国占据7座;世界排名前10位的悬索桥,中国占据6座…

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铁

早前一位外国人拍摄的一段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的视频,在网络上一度引发热议,在长达9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始终屹立不倒,惊呆了许多外国人。

在“美版知乎”Quora平台上,有人问“在中国坐高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老外们的回答一水地羡慕和夸赞。

国庆假期前,全国铁路经历了一次大调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线上提速至350km/h开跑。

安徽省进入4小时经济圈,各类经济积极效应涌现。更别说穿梭在人迹罕至但风景秀美的西部地区,而其他国家却会因为经济效益不高、恶劣天气等原因放弃这些地方的铁路建设。

我国只用13年,将铁路技术成功居于世界最前列!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感受着社会发展的“中国速度”。

建立世界标准:中国智能电网

日行千里、追风捕风、飞天遁地、上天入海、奔入无人之境…说的就是我国的电网。短短时间内,国家电网就从追赶者变成领跑全球技术十几年!

我国国土面积广,人口多,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需求量最大,但是人口和能源的分布却不平衡,东部人多却能源少。

这个现实难题难不倒我们的工程师们,中国电网研发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超远距离特高压输电技术,它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和经济性等特点,是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级输电技术。

在追求环保上,我们也不落后,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国家电网也成为全球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

370米的全球最高输电铁塔、青藏高原上的海拔最高铁塔、世界首座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世界上最复杂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这些世界之最多得数不清。

我们的电气设备自己造,制定的国际标准达44项,甚至在特高压领域,中国标准就是世界标准!连美国电力系统都流行讲中文啦!

再想想,我国居民电价是不是几十年基本没动,仅为德国电价的21%;除了2008年冰雪灾害,从没出现过大面积停电,而上半年美国非自然灾害造成的三大城市停电,直接让交通停摆……

当大家提起世界五百强,是否注意过,排名第二的就是国家电网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特高压商业化运营的国家。

中国工程师们用实际成绩向世人证明:很多事情,我们都能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