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共享单车企业无一盈利?专家:4种盈利模式!

50家共享单车企业无一盈利?专家:4种盈利模式!
2017年08月08日 11:12 网汇贷小汇哥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约有50家企业,却没有一家企业实现盈利。在一整个企业的运营当中,高额的管理、运营成本,再加上硬件设施的巨大投入,单单只是租金的收入是远远没有办法维持长久的发展,带来可观的利润。

以ofo为例进行计算,ofo的单车成本在300-500之间。假设按平均每个人每年消费100元,那么平均1辆车需要每天有3-5次的使用次数的情况下,约1年可以收回单车硬件成本(如果单车成本是1000元,那么至少需要2年)。那么在今年年初才开始大面积投放单车的ofo必然还没有收回硬件的成本,加上单车的后期维护费用、管理、运营费用 ,还未开始盈利是必然情况,其他的共享单车企业情况也大体如此(摩拜单车的成本更是达到了1500元)。

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占有率

以上这些还只是纯单车硬件的成本情况,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前后,企业的人力、管理、运营、广告都不会是小成本,加之后续的单车维护费用,如果企业不能找到合理成熟的盈利模式,必然没有办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哪些呢?

①金融运作

以摩拜为例,摩拜的押金是299元,那么假设摩拜有1000万的用户,那么就相当于了摩拜获得了29.9亿的无息贷款。有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摩拜公司就可以通过运作,实现盈利,成为表面上看是共享单车企业,实则是金融投资公司。这也是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的盈利模式,但是这一模式极有可能是要打水漂的。在共享单车企业竞争激烈,不择手段抢夺市场的情景下,2017年3月23日,小蓝单车宣布芝麻信用分高于700分的用户都可以免押金骑行小蓝单车。而在3月16日,ofo宣布上海地区用户,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就可免押金使用车辆。此外,永安行、优拜、骑呗等共享单车企业此前都已联合蚂蚁金服推出了该项服务。

2015-2019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②广告收入

在APP中投入广告获得利益,参考滴滴的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每一笔的订单可以产生0.3元的收入。举ofo为例,2017年约2500万用户,假设平均每天有1/5的用户(500万)会使用1次单车出行,那么年广告收益为:150万×365=5.48亿。通过定位,APP上可以显示我们的具体位置与记录我们的路径,只要采集我们的出行数据,就可以把周边商家的广告有针对性的推送给用户。大公司的广告只是一些个方面,数量巨大的餐饮、娱乐、休想又正好迎合用户出行过程中的需求。

③承接政府代运营项目,规范管理

推动公共自行车出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环境保护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各大城市政府部门都推进了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投入巨大、后续管理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因素,未能形成规模。而今共享单车走向市场运作,规模宏大,得到了大量用户的认可,但仍存在社会乱象(偷盗、肆意破坏、乱停乱放、占为己有等)未能得到解决。若能与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协助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协调解决一些社会乱象,不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企业的运营、维护成本,而且也极有可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④多元化发展,增值类服务

与滴滴出行后续细分出的快车、顺风车、专车类似,走向多元化、个性化,趋于定制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小蓝单车的李刚就表示,除去租金外,将来可能会带入其他发展方向,将吃喝玩乐(线上马拉松、线上寻宝)均引入平台进行运营从而扭亏为盈。未来小蓝单车还将围绕着共享出行多元化的延伸,例如电动车、电动汽车等等。

尽管盈利模式还未清晰,市场潜力、海量用户等因素还是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进入这一领域。前期的投入为的是赢得市场,留住用户,淘汰对手,对手出局的时刻,就是共享单车企业获得巨额盈利的时候。各企业也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有着自身的天时地利,但有些模式不外乎如上所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