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秒到账,“区块链+支付”的结合到底改变了什么?

十秒到账,“区块链+支付”的结合到底改变了什么?
2016年11月28日 15:59 OKLink区块链

渣打银行用区块链完成十秒跨境支付。

近来,国际金融巨头针对以区块链为基础的跨境支付动作频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全球范围内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谓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本质上就是将虚拟货币做中介,即系统会将代币/数字资产作为中介,先把汇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转换为代币/数字资产,再在收款端把代币转换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币,最终完成跨境支付的过程。

与传统跨境支付模式相比,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区更便宜、更快、更透明。

但空洞的概念远不如实际的应用场景解释来得清晰,总结出其中三个:

小额支付:降低交易成本

传统跨境支付在支付处理、接收、对账等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成本。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跨境支付规模以年均5%速度增长,2016年已达6010亿美元。而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削弱交易流程中的中介机构作用,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交易各环节中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称,“区块链技术为支付领域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处理以往因成本因素而被视为不现实的小额跨境支付,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移民金融、侨汇等开始成为国际社会在普惠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发展小额跨境汇兑市场对不断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区块链+支付”更适用于小额高频的互联网支付、跨境支付领域,支付、清算系统也被看做是区块链应用最广泛、有前景的领域和最具颠覆意义的应用。

为了解决跨境汇款中的“痛点”,全球已经有不少区块链公司看中了这块市场。

区块链金融网络OKLink是OKCoin 2016年推出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产品,OKLink是构建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新一代全球金融传输网络,致力于推动全球价值传输效率同时提升全球汇款用户体验。

OKLink链接全球中小型金融参与者,包括银行、汇款公司、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等等,借助区块链技术极大提高价值传输的速度、成本,透明性及安全性。

银行:加快跨境支付转账速度

近日,日本境内42家银行宣布加入了由金融服务企业SBI集团和分布式账簿初创公司瑞波(Ripple)旗下的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发起区块链联盟,该联盟将合作展开跨境支付的区块链概念验证项目。

跨境支付是银行利润最丰厚的业务之一。根据埃哲森的数据,每年银行间处理的跨境支付在25到30万亿美元之间,交易量达到100到150亿笔。

区块链与跨境支付的结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改善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全天候支付、瞬间到账,在加快交易进度同时省去了大量的手续费。

跨境电商:降低资金风险

在利用区块链进行跨境支付的各种场景中,企业间的跨境支付是最受欢迎的,有45%的受访银行将其列为第一选择,其后才是银行内的跨境支付、现金总库、非本行内的银行间跨境支付、跨境汇款和个人间的跨境支付。

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市场对跨境支付的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级的跨境支付与结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能对“走出去”企业提供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支付结算方案,对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去年我国涉及跨境支付结算的金融高达8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单笔交易成本下降40%-50%,将给企业带来可观收益。不过,传统的跨境结算速度慢、效率低,从开始实施到结算,中间往往需要数天;需要经过许多中间机构,每个机构都会收取手续费。

但在区块链时代,银行和银行之间可以直接打造点对点的支付方式,省去第三方金融机构等中间环节,实现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以及没有隐形成本,有助于降低跨境电商资金风险及便捷性需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