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闹腾新三板公司:说了两次要摘牌,都是因为IPO

最闹腾新三板公司:说了两次要摘牌,都是因为IPO
2017年04月20日 11:33 读懂新三板

摘牌的新三板企业很多,达海智能(831120.OC)绝对是姿势最奇怪的一家。

今年3月15日,公司董事会同意了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但3月31日,股东大会给否决了。然而就在昨天,公司董事会又同意了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

这样翻来覆去地“闹腾”,读懂君很好奇,这家公司到底在玩什么?

一、达海智能的董事会很“任性”

3月15日,达海智能发布公告称,因资本市场战略发展需要,公司计划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但随后没多久,这项决议就被股东大会否决。但4月18日,公司董事会又一次通过了申请终止挂牌的决议。

公司有自己的打算,想终止挂牌,但这么闹腾就不太正常了。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读懂君拨通了达海智能董秘的电话。董秘告诉读懂君,这一切全都是因为IPO。

公司第一次决定终止挂牌就是为了IPO,这也是与辅导券商商定的结果。但是,问题出在做市商身上。

公司3月30日停牌后,原本是不打算复牌的,但当时因为时间原因并没有与做市商协调好退出事项,做市商不干了。当时至少有两家国有做市商强烈表示要退出,公司只好在4月10日复牌,打开一个公开交易窗口,满足做市商的退出要求。

读懂君看到,达海智能是从2015年5月14日公司开始做市的,首批做市商包括湘财证券、山西证券、东莞证券、南京证券和中泰证券。2016年1月4日国泰君安又加入进来。

读懂君查看公司的交易记录发现,“机构专用”账户在公司两次复牌阶段共计卖出203.2万股,成交均价为7.44元/股。今日,公司发布的权益变动公告显示,公司股东达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月17日增持27.3万股,持股比例由24.86%增加到25.11%。

交易记录显示,4月17日只有一笔27.3万股的成交记录,“湘财证券上海共和新路营业部”以7.2元/股的价格买入“机构专用”的27.3万股。而“湘财证券上海共和新路营业部”先后共买入“机构专用”卖出的164.6万股,81%的股票都由这个营业部买走了,这很可能就是公司回购做市商股票的席位。

董秘表示,现在做市商的股票已经转让完成,一部分由公司股东回购,一部分由做市商自己通过交易转让出去,所以到了4月18日,公司终于顺利停牌了,而股东大会也做出决议,为了IPO还要继续推进摘牌事项。

二、IPO之路也许没有那么好走

如果真的计划IPO,首先众多中小股东这个障碍要跨过去。早在去年末,公司股东人数就已超过200人,而挂牌时股东人数仅有38名。

达海智能第一次决议摘牌的时候,公司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股东均承诺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究竟会如何解决中小股东问题?达海智能董秘告诉读懂君,目前正在制定具体方案。

读懂君注意到,达海智能2016年上半年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公司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下降31.26%;净利润为2830.65万元,同比下降27.87%。而公司的IPO的计划其实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不过直到目前还没有完成辅导的消息。

就在今日,达海智能还将年报披露日延期至4月27日。

在离开新三板去IPO的路上,达海智能会一帆风顺吗?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