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市?私募们,你们最关心的3个信息在这里

想做市?私募们,你们最关心的3个信息在这里
2016年09月14日 20:25 读懂新三板

今日,股转系统制定《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这意味着私募做市的试点工作正式开始。

根据《评审方案》的规定,最终只能有不到10家私募机构能参与做市。

私募做市的整个流程主要包括提交申请、专业评审、业务技术准备及现场验收等四个环节。但首先需要满足股转系统所设置的5个“硬性条件”,否则连评审环节都无法进入。

私募做市被认为是提升流动性的重要举措,以私募为首的资金将成为新三板市场的“新钱”,在现有券商做市意愿下降的情况下,这非常重要的。而私募也将此视为进入新三板市场的重要途径。

1、33家申请,最后只能有不超过10家私募机构能参与做市

根据读懂君9月12日独家获悉的名单,当前已有33家私募机构申请参与做市。但根据《评审方案》的规定,最终只能有不到10家私募机构能参与做市。如果试点顺利,将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私募机构可按照《评审方案》规定的内容与格式要求,自2016年9月14日起30个工作日内(11月1日),向股转系统提交评审申请,申请材料包含申请书、承诺书、业务实施方案等内容。

评审流程主要包括私募机构提交申请、专业评审、业务技术准备及现场验收等四个环节。股转系统通过集中接收评审申请并一次进行评审,评审标准主要以可量化指标为主,确保无自由裁量空间。

虽然私募机构享有与证券公司类做市商同等权利、义务。但针对私募做市的特殊性,股转系统做出了一些差异化安排:1.因为私募机构不具备结算参与人资格,私募做市商应通过并仅可通过一家具有中国结算结算参与人资格的主办券商办理相关证券、资金的清算交收业务;2.为防范利益冲突,私募机构做市标的不得为其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直接或间接持股10%以上的股票;3.私募机构不得使用受托管理的客户资金进行做市,做市资金来源仅限于其自有资金。

2、申请参与私募做市,首先必须满足这8个基本条件

1.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财务状况稳健;

2.持续经营3年以上,且近3年年均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

3.申请机构及人员最近3年内未受过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4.具有符合新三板做市业务相关要求的业务实施方案和内部管理制度;

5.设有专门的做市业务部门,配备做市业务人员不少于5名,其中风控人员不少于1名;

6.具有风险控制水平高、操作性较强的做市业务交易及结算技术方案;并承诺在评审验收前,按要求完成各项技术准备,确保做市业务系统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并通过股转系统的测试;

7.已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普通会员;

8.股转系统规定的其他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未满足1、2、3、5、7条“硬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机构需撤回申请材料,无法进入评审打分阶段。

3、最详细评审流程在这里

专业评审阶段,主要对申请材料中体现机构资本实力、资产管理规模、业务人员构成、监管及处罚记录、制度完备性等指标进行评审。现场验收环节主要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进行验证,并核查申请机构做市业务、技术准备就绪情况。

1.评审专家由证监会私募部、公众公司部,股转系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结算公司等5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每单位(部门)至少确定2人以上(含2人)参加评审工作小组。主要采用工作会议方式的进行评审,每次评审工作小组会议原则上由7-9名专家参加,各评审工作小组成员单位(部门)至少有1人参加。

2.评审工作小组按照评分指标的25项内容对私募机构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打分,并在股转系统官方网站公布得分排名情况及进入验收环节的机构名单。

3.进入验收环节的申请机构应在现场验收前完成机构、人员、资金、业务、技术等准备,包括通过股转系统的上线测试、做市业务人员参加并通过股转系统组织的培训等。

4.评审工作小组将会同申请机构注册地证监局等相关派出机构,就申请机构的业务、技术准备情况,以及申请承诺的落实情况等进行现场验收。值得一提的是,未通过材料评审的申请机构无须实质开展做市业务技术准备。

5.股转系统报请证监会同意后,在官方网站公布通过验收并进入试点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