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强制,共享单车企业恐不会放弃押金模式

除非强制,共享单车企业恐不会放弃押金模式
2017年08月07日 09:09 钉科技

[钉科技述评] 共享单车的野蛮式发展,既给用户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和由此带来的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既鼓励又规范,成为主要着力点。近日,交通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的发展提出了不少细化要求和倡导,其中再次提出“鼓励免押金服务”。钉科技分析认为,除非有强制性政策措施,否则只是鼓励并不会促使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当下推行免押金服务。

共享单车企业恐难推行免押金服务

在最新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

从《指导意见》采用的措辞“鼓励”来看,免押金服务并不是强制性要求,并且对于如何“鼓励”也没有细化安排,因此在钉科技看来,这样的“鼓励”对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约束力和诱惑力均不足。

而针对收取的押金、预付资金,《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虽然需要“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接受监管”,但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至少有据可依了,对于收取押金、预付款等行为,有了合理合规的理由。

在现阶段,押金收入可能仍是共享单车企业最大的收入来源。钉科技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除了短期竞争的需要外,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会放弃押金服务。理由如下:

其一,目前靠租金共享单车企业都难盈利。现在市场上成本最低的共享单车,每辆也需要几百元,而配备智能锁的高成本单车,每辆造假在数千元。而头部的单车品牌,投放量巨大,年产能都在千万辆。如果仅靠租金收入,是无法覆盖车辆成本和线下运营成本等各项开支的。

其二,押金模式简单直接且押金数额巨大。头部共享单车品牌都号称为全球上亿的用户提供了服务,尽管押金标准不同,按单笔押金100元-300元计算,押金总收入大致在100亿-300亿。虽然会有部分用户选择在骑行结束后退押金,但其中的资金沉淀依然非常庞大。大量资金即便不做其他安排,只是放到银行的利息收入,也有相当大规模。

其三,衍生性收入来源尚不明确。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往往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就共享单车而言,虽然用户规模越来越庞大,头部品牌的单日骑行次数超过2000万,但这种服务属于“用完即走”的工具特性,用户粘性不足,目前还没有出现衍生性产品和服务出来。也就是说,共享单车企业除了押金之外,其他的“猪”还没有找到。

钉科技注意到,2017年5月22日,交通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鼓励“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并要求积极推行“即租即押、即还即退”的模式。

可以看到,近3个月过去,除了偶尔的促销拉新和竞争需要外,这样的“鼓励”并没有得到大面积响应,免押金服务仍难实现。由此同样可以预测,在新的正式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在免押金服务这方面,依旧不会有新的变化。(本文为IT互联网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原创,微信公号:dingkeji2015,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