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能否真正抑制疯狂的房价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能否真正抑制疯狂的房价
2016年10月11日 19:17 石诚谈经济

  这个国庆长假不平静,在北京率先启动“9·30”楼市新政后,短短7天,已经有近20个城市出台了调控措施,囊括了除上海外的大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这么密集的楼市调控,堪比2年前的那一波,上次全国有40多城市对楼市实施了限购。而这次,一些城市是在前不久已经实行限购的基础上再次或者第三次进行限购,估计调控名单在未来几日还会增加。

  和过去数次的房地产调控不同,因为中国经济的下行背景,房地产行业存在去库存的沉重压力,尤其对二、三、四线城市而言,去库存任务非常重。故对中央而言,本次调控没有统一政策,而是实行“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在2014年实行限购的40多个城市中,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外,其他地方全部解除限购。由于有了“一城一策”调控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也就少了中央的干预,有了政策自主的空间。

  鉴于各地情况不同,过去“一刀切”的调控方式带来的一大后果,就是误伤。然而,调控自主也有弊端。虽然地方更明了本地情况,但政府的自利性也使得各地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更偏向政府自身利益,而较少考虑民众利益。换言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政府更依赖土地财政,那么,地方在调控楼市时,就不希望房价有较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楼市调控中,地方把重点放在限购上,而对土地溢价造成的房价上涨,则高举轻放。

  北京此次调控采取了认购又认贷办法,提高了新房和二手房的首付比例,比之前实行调控的其他城市标准都要严。政治局会议后,一些涨幅巨大的二线城市及深圳在8月和9月都出台了限购或限贷措施,但力度普遍不大,故被市场忽视。但北京的楼市调控给市场传达的意图不同,一是因为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二是北京楼市新政的严厉程度,尤其在打击投资和投机上的严厉程度让市场感觉,中央在经过2个月的政策“静默期”后,开始真正要抑制楼市泡沫了。

  楼市能否因此下降很难判断,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政府的政策拐点将自国庆节后开启。鉴于楼市积累了太多泡沫,市场已经风声鹤唳,尽管政府不希望出现楼市大跌,但在政策急刹车后,不排除楼市在某个偶发事件的触发下,出现短期急跌。若此,楼市将很可能发生踩踏事故,一些高位接盘者会在此次调控中成为炮灰。

  专注财经原创,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国际经济宏观大势,大宗商品行情走势分析。微信:jinguo028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