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联想集团私有化、杨元庆退居二线分析指出结果更糟

传联想集团私有化、杨元庆退居二线分析指出结果更糟
2017年05月31日 16:53 财视传媒

5月31日,联想集团相关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有关公司私有化和人事调整的传闻,都不是事实。

此前,微信公众号“开八”报道称,数位投资界消息人士披露,联想集团正在计划近期进行私有化,CEO杨元庆将退居二线只担任董事长,而最近刚返回联想的刘军将出任联想集团新一任的CEO。

对于联想集团何时私有化,有消息人士称,联想集团很快就会完成私有化;另外还有线人表示,联想集团私有化的事情正在计划中,但因为买方团方面出现变化所以推后,具体时间不详。

至于私有化的价格,有人士称,联想给出了6港元的价格私有化(市值666.54亿港元)。也有声音称,私有化买方团给出的价格是市值700亿港元。据悉,联想目前的股价为4.85元港币,市值为538.77亿港元(473.77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自2015年5月至今,联想集团由于业绩下滑、移动业务份额下跌、高管更迭等情况,股价一直很低迷。

联想集团截至3月31日的2017财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第四财季实现营收95.7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1.33亿美元增长5%;归属于联想股东的净利润为1.0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减少41%。2017财年,联想集团总营收为430.35亿美元,同比下滑4%;归属于联想股东的净利润为5.35亿美元。同时,联想集团市值仅为539亿港元(约合70亿美元)。

分析人士称,如此低的市值,已经很难匹配得上如此高的营收和联想作为国际化第一IT巨头的形象,通过私有化做好业绩再重新上市,则有可能实现“咸鱼翻身”。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于当下并不被资本市场买账的联想而言,进行私有化,更能够使其专注于长期战略的执行,而不必太过于关注、理会来自股市的压力,进行短期利益的追求。这对于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期的联想而言,其实是颇为重要的。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联想私有化,不但不会消除现在因股价低迷造成的所谓对品牌的损害,反而适得其反,让联想之前在全球建立的品牌知名度不仅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让全球进一步关注和了解的渠道,还会被外界认为是联想全球化的终止,甚至是失败。

此外,联想由于业绩不振,一直在进行转型变革。而其高管的变动,也是此表现之一。5月1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对外宣布,前联想级副总裁刘军回归,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领导中国平台及中国区PCSD业务,向联想全球总裁兰奇汇报。而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全球服务业务负责人陈旭东将离开联想。

对于杨元庆在联想CEO任上是否合格,一直有争论。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杨元庆在联想有着重要影响力,对联想应该也有很深的感情,他本人是否愿意退居二线只担任董事长,不好确定。

在一定程度上,刘军回归,被认为是联想经过反思之后,终于有了清晰和统一的战略。刘军确实有能力,但此前在移动业务上也曾错失机会。能否带领联想走出低谷,也不好说。此前联想已经换过了陈旭东、乔健两任大将,成绩却依然不见起色。

换言之,如果联想私有化及变更高管之后,战略依然摇摆,其结果与目前并无二致,甚至会更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