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块买400块高仿,洋码头发声明质疑钓鱼操作

7千块买400块高仿,洋码头发声明质疑钓鱼操作
2017年07月13日 17:34 财视传媒

7月12日下午,洋码头发表声明回应新京报报道《记者“卧底”洋码头当买手 “假货测试”突围层层监管》一文。

该文称,记者从国内快递了一个价格约四百多元人民币的高仿手包给澳大利亚友人挂在洋码头出售,随后记者以7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网店拍到这个包,并于7月9日在国内收到货品。去掉各环节成本,理论上买手一单就挣了6000元左右的利润。

且在卖家发布货品的过程中,洋码头没有关于上传购买小票、正品编号等足以证明商品来源的要求,仅是在临近发布时弹出“保证正品”的提示,买手只需点击确定即可发布成功,不需要经过任何商品审核。

洋码头声明回应称,平台按照DSR分值(买家评分、物流服务、客服服务)进行流量分发,综合评分越高,卖家将得到更大的曝光。该卖家于4月注册,6月产生交易,属于新卖家、并且售卖高客单价商品,在正常交易中无法获得流量分发。而买家和卖家为同一交易主体,绕过了流量分发布控这一道防线。

此案例另一争议焦点在报道中指出,洋码头对海外买手发货环节没有起到监管作用。物品从买手发货到被送到买家手中,洋码头全程没有任何关于货品真伪、价值大小等方面的检验。

与其承诺的,货品由官方物流公司发货,具体订单物流进程能在网上实时记录,中途出现任何问题,洋码头会进行监管不符。

因为此案例中,卖家在第一次提交物流信息时,洋码头自建的贝海物流以超过申报额度为由,要求其修改价格,重新制作物流面单。

这份重新制作的订单在洋码头页面却没有进行更新,物流进度长时间停留在“面单已删除”状态。贝海物流官网也没有做出任何关于面单已更改的显示,无法查询物流具体进展。直到6月18日,贝海物流官网显示包裹抵达上海海关。

洋码头在声明中回应,物流监测体系中是异常物流,但最终买家在异常物流状态下主动确认收货,不符合正常消费者行为。在洋码头的正常交易中,没有中间物流信息的订单,被视为无效物流,正常买家不会确认收货,并会向客服进行售后咨询。

洋码头方面表示,“目前,洋码头平台监管机制确实未能有效覆盖‘自买自卖’的交易行为。而对于正常的交易行为,洋码头的平头监管机制可有效保障消费者利益。”

对于买家通过洋码头正常渠道购买的商品,推行“假一赔十”服务;买家收到商品之日起15天内出现的质量问题,且与卖家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申请洋管家介入,发起退货。

洋码头采用C2C平台模式销售海外商品,目前平台上拥有4万名左右买手,并自建物流体系(贝海物流),活跃用户数为4000万。艾媒数据显示,洋码头凭借26.3%的市场份额,占据2017年第一季度独立型跨境电商市场冠军位置。 

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增速为23.5%,预计在2018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8.8万亿元。

我国的大批跨境购物平台主要有保税自营和跨境直邮两类模式,自“48税改”以来,直邮的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以洋码头为代表的跨境直邮模式,在新政背景下优势开始显现,这也促使诸多保税自营企业转战直邮。

除通关效率外,货品正宗也成为跨境平台生存的关键,排除操作质疑,这次调查记者在平台上确实买到假货,作为生存防线,跨境平台的品控战争将长期持续。

洋码头声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