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进入尾声,为何新三板的世界冷清又热闹?

2017进入尾声,为何新三板的世界冷清又热闹?
2017年12月22日 17:15 财视传媒

12月21日下午,由挖贝网、挖贝新三板研究院、好牛金服联合主办的2018挖贝新三板领军企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各嘉宾围绕新三板当前并不活跃的流动性、交易量等现象以及监管层的改革、融资渠道的增加等利好发表了各自观点,在新三板未来的制度、发展和投资等方向上做了预期。

挖贝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周雪峰

不可否认,当前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较前两年稍显冷清,但往往冷清中也恰恰蕴含着机遇。挖贝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周雪峰认为,新三板的退市制度、创新层财报编制等方面越来越系统,市场越来越规范、成熟,未来需要的是新三板生态圈在深耕细作方面下功夫。新三板已进入全新时代,迎来最好的投资期,他表示,企业有了脚踏实地做好企业的环境,投资机构也能与优质的企业一起成长。

太平洋证券股份转让业务部总经理王晨光持相似观点。他认为,近期监管层针对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频频发声比较罕见,这意味重磅改革或将逐步落地。终极问题决定长期走向,新三板制度改革永远在不断向好的路上,王晨光建议,要以平常心迎接新三板新时代的到来。

九鼎集团合伙人、副总经理古志鹏表示,现在新三板市场上有一些悲观的声音,但其实与2015年新三板最火的时候相比,目前新三板流动性、成交等方面其实没有跌太多。而比较活跃的仍然是那些规模比较大、业绩比较好、流动性比较好的企业。“大家对新三板企业流动性不要太关注,而是要看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其它地方怎么投资,在新三板也应该怎么投。我感觉很多投资者和很多企业总是对短期不切实际的一些利好抱有很多幻想,但是对长期的利好缺乏耐心的等待。”

当前,关于进行集合竞价测试的消息在新三板市场上广为流传,昊泰资本董事长刘振对此持乐观看法。他认为,引入集合竞价可以使挂牌公司估值更客观,市场价格更合理,流动性也会增加。

新三板未来可期,但在当下,企业应该如何借助新三板的力量发展自己,成为伟大的公司?众多嘉宾观点认为,新三板确实可以为企业做背书,但是最本质的,还是需要企业努力、坚定地发展自身业务,并努力融资。

赛伯乐绿科高级合伙人、数字中国联合会创始人卢霆

赛伯乐绿科高级合伙人、数字中国联合会创始人卢霆认为,要成为伟大的公司需要坚持。以腾讯、阿里、网易等头部公司的成功为例,2001年,这些公司要想在当时与微软、IBM、索尼等这样的国际巨头竞争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十多年过去,这些公司都已获得千亿甚至万亿市值,而当时的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已经被本土的互联网企业打败。

作为新三板企业,英雄互娱董事会秘书苏炜对公司如何搭上文化产业发展快车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创意是文化产业公司发展的根本,而且要想得比别人早,做得比别人早,这样才能掌握领先的优势,才能更早地抢占别人没有抢占的赛道;另外还要牢牢把握用户需求,发动用户参与内容生产。

新三板的出现也为大型集团公司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提供了更多途径。当代置业首席投资官吕晓彤表示,新三板给集团公司带来四大方面的好处:可以让每个子公司的CEO成为一个公众公司的CEO;其次可以给予子公司流动性的预期;可以实现子公司规范化的运营;作为一个板块能够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和公众形象。

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高凤勇

不管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资金。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高凤勇在会上对目前新三板部分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企业普遍感觉在新三板没有交易量,没有流动性,没有融到钱,挂牌白挂了。”

高凤勇认为,融资的实质其实就是卖股票,股票卖好了就是融资。“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海外投资银行差异是比较大的,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投资银行的核心功能其实是帮助企业做融资,承销证券,所以国外的投行核心的工作不是给大家写申报材料,而是把你的股票卖掉,卖掉钱就进来了,其他所有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服务。”

2017年进入尾声,新三板“冷清”又“热闹”。一方面,挂牌企业破万,增速放缓,新三板进入平稳增长期;流动性、交易冷清仍然是困扰新三板的顽疾;监管强度依旧,企业处罚约谈不断;转板上市大潮汹涌,企业退市常态化,优胜劣汰效应显现,另一方面,监管层就新三板市场改革频频发声,提振市场信心,揭示着新三板春天就要到来;创新层可转债推出,企业再添融资渠道,相关红利政策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上市公司频频布局新三板,企业投资价值获认可;关于大宗交易、集合竞价测试的消息在市场上广为流传,交易制度改革或迎曙光,种种迹象表明,后一年,新三板将进入新的发展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