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称华为想不死就得新生 十五年前他就这么说

任正非称华为想不死就得新生 十五年前他就这么说
2016年09月28日 15:57 财视传媒

昨天,华为官方微信公众号“心声社区”发布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8月15日在内部做的战略预备队建设汇报的讲话。讲话内容中提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我们三十年大限快到了。华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们的组织、结构、人才……所有一切都要变化”。

也许在外界看来现在的华为势头正好,任正非怎么会突然发出这样的论调,但你只要稍加了解就会发现他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一直都在,十五年前华为迅猛发展的时候任正非就曾撰写《华为的冬天》呼吁大家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乐观,并表示他每天想的都是失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而那时他的态度就是积极面对变化、主动寻求变革:“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以下为任正非此次讲话相关节选: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我们三十年大限快到了。华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们的组织、结构、人才……所有一切都要变化。如果不变化,肯定不行。如果我们抛弃这代人,重新找一代人,这是断层,历史证明不可能成功,那么只有把有经验的人改造成新新人。我们通过变化,赋予新能量,承前启后,传帮带,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

第一,战略预备队是最重要的转换中介,我们要高度重视战略预备队的建设,我建议成立战略预备队指导委员会。我可以担任指导员,三个轮值CEO作委员,李杰也是委员,和华大一样的做法。工作直接向我汇报。华大是教学交付平台;战略预备队是能力交付平台;HR是任职交付平台,是互相协同的。

战略预备队整个体系不只是市场,也包括研发、财经、管理、供应……等所有体系。要有效运作,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我们要转换,把优秀的干部组织输送出来,进行面向未来的训战结合,建立适应作战方法的能力,把他们再送到一线,要重新参加作战。

第二,未来我们能否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大量网络服务问题,这是不是改朝换代?即使改朝换代也不能随便抛弃老员工,他们有资历、有资格。如果光有知识,没资历、没经验,能领导得了这个组织吗?领导不了。所以战略预备队就是要在业务转折过程中,“转人磨芯”,磨砺人、转换人、筛选人,经过训战仍跟不上公司发展的人就扬弃了,跟得上的人就升官了。我们要的是胜利,不是要每个人成功,不是对每个人负无限责任,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进步。要实现未来新的一代改朝换代,要看到预备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

第三,战略预备队聚焦未来公司新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主要目的是结构改革。你们上网去看一看华北大学,因为解放战争胜利太快了,为了接管全中国,毛泽东集中了两万营团干部在石家庄建立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是辛亥革命元老,副校长是成仿吾、林伯渠,他们都是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很厉害的。这些营团干部完成训练就分配工作,接管全中国。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大的组织结构改革,我们也需要两万营团干部啊,当然希望一万是将军。

本文根据任正非讲话撰写

关注财视传媒微信公众号:财视传媒(ID:caishiMV)更多精彩内容,企业八卦,等你来挖。联系作者请加微信:cscmxf。加入我们的Q群:418295218让我们一起八卦

任正非称华为想不死就得新生 十五年前他就这么说

本文地址:http://www.caishimv.com/party/1475036767.html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