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突遇“路障”:开心果让三只松鼠不开心了

IPO突遇“路障”:开心果让三只松鼠不开心了
2017年08月23日 12:27 新三板在线

在三只松鼠正在冲刺IPO的关键时期,开心果监测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无疑是给其IPO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新三板在线· 文/陈蒙蒙

这一次,“开心果”要让三只松鼠不开心了。

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在近期一次食品抽查中,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只松鼠”)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

开心果是三只松鼠主要的销售品类,属于坚果类产品。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在整个销售品类中,开心果的销售占品类比重为6.72%。

事实上,在三只松鼠正在冲刺IPO的关键时期,上述开心果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信息,无疑给三只松鼠敲响了警钟。

历来证监会在食品企业IPO审核过程中,对公司的产品安全问题是最为关切的。

次日(8月16日)凌晨,三只松鼠通过官方微博紧急回应,称公司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导下主动召回该批次在售与库存产品;同时对原因排查,可能是在产品出厂后因存储、运输条件下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导致流通环节抽取样品不合格;并对问题进行整改。

IPO遭遇“路障”

新三板在线获悉,国家食药监总局8月15日发布的《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135号)》中披露,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食糖和糖果制品等7类食品449批次样品。

其中,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而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批次正是三只松鼠的开心果产品。

有网友担忧:霉菌高出国家标准1.8倍,这样的产品你还敢吃吗?

其实,这不是三只松鼠第一次因食品安全问题上“黑榜”。

有媒体报道,2016年1月,在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实验室检测三只松鼠的钠含量与其产品标示值不符,此外三只松鼠的奶油味甜瓜子甜蜜素添加量超出国标要求长期大量食用过多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带来一定的危害。

2016年5月,三只松鼠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莲子心、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产食品等,被食药监部门处以5.63万元的罚款。

今年(2017年)1月,天猫平台标称“百草味”肉干组合、唯品会平台标称“三只松鼠”盐焗腰果等4款产品钠含量均超出允许误差范围。

2017年3月,三只松鼠-小美金骏眉茶叶,检测出非法添加色素柠檬黄,检测报告认定为“不合格”。

多次上“黑榜”,让三只松鼠的IPO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三只松鼠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在2016年7月-2017年2月间连续被14名消费者起诉至法院,要求退款并处3-10倍赔偿,从案由上看,纠纷多为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违反广告法等。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2月16日,是中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品牌的企业,也是当前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

数据显示,最近三年,三只松鼠营收增长率均超过100%。2014年、2015年及 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24亿元、20.43亿元、44.23亿元。2015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97.39万元,2016年的净利润达到2.37亿元。

作为一家独具一格的互联网食品电商公司,三只松鼠成立当年,就得到了徐新、周全等创投大咖的青睐,纷纷解囊注资。

然而,最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会不会让上述投资折戟?

在三只松鼠主营业务构成中,坚果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最大,2014年、2015年、2016年坚果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7.85%、80.44%、69.83%。

其中,开心果的销售占品类比重为6.72%。按照三只松鼠2016年坚果类产品的销售额30.78亿元简单测算,开心果的销售金额大致在2亿元。

尽管从数字上看,单品销售数据和整体业绩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食品安全问题往往会影响整个品类的销售业绩。招股说明书也明确提到了食品质量控制风险:“在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仍有可能因为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得到严格执行、生产和监测流程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不仅如此,三只松鼠也存在公积金和社保的未缴纳情况。其中社保2014年、2015年、2016年未缴纳比例分别为46.84%、32.16%、2.61%;住房公积金未缴纳比例,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为78.16%、63.84%、2.58%。

三只松鼠上市“前途未卜”

翻看知名的几家食品企业申请上市过程,证监会对其出具的反馈意见中,重点无一例外提到食品安全问题。

成功上市的来伊份(603777.SH)、绝味食品(603517.SH)以及通过发审委审核未发行的香飘飘(A15245),在IPO审核时食品安全问题都有涉及。

以来伊份为例。

证监会在2015年7月3日的反馈意见中指出,来伊份招股书披露“因存在不安全因素(如顾客退货商品、食品添加剂不符合国家规定、有致病微生物或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等因素的)从门店召回的产品,一律不退回供应商,由来伊份组织就地进行销毁,销毁所产生的费用由供应商承担”,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报告期各期出现上述情形的具体执行情况、发行人与供应商的责任承担情况。

同时,来伊份报告期各期均存在因产品质量被投诉的情形,证监会要求该公司对其报告期内是否因产品质量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并说明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核查的方法、过程及结论进行解释说明。

此外,证监会关注到来伊份存货中主要是库存商品,鉴于食品存在保质期限,证监会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结合各个产品的保质期和对应库龄说明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事实上,在此次成功上市之前,来伊份早前因为蜜饯加工厂生产环境脏、乱,添加剂使用严重等严重超标等负面情况被媒体曝光,因负面事件销售业绩下滑而引发证监会对其业绩不稳定的担忧,使其当年的上市申请被否决。

在绝味食品反馈意见中,同样多次提到食品安全问题。

2016年6月29日,证监会对绝味食品的反馈意见中提到,报告期内,在主管部门的检查中,个别主管部门抽查中曾存在销售环境不合格,细菌超标、重量不符等问题,证监会要求绝味食品保荐机构、律师在招股书中核查披露上述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具体情况,相关门店的整改情况,是否受到行政处罚及具体情况,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是否损害消费者健康。

证监会要求绝味食品说明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人事管理、区域配送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证监会要求绝味食品对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因动物疫情引起的原材料供应不足、产品质量纠纷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等。

不仅对自身、子公司,绝味食品的供应商也难逃询问,证监会要求绝味食品说明产商是否存在产品质量或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纠纷或行政处罚。

此外,香飘飘申请上市,证监会也要求香飘飘说明公司现有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补充披露发行人是否曾存在因食品安全或质量问题导致纠纷或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

作为食品企业闯关A股,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关注,此前来伊份已有被阻先例,此次三只松鼠的开心果质量问题,使得其IPO上市变得前途未卜。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线。作者:程鹏飞。

转载声明:本文为新三板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侵权。

风险提示:新三板在线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