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减持“乱象” 新规引导价值投资

剑指减持“乱象” 新规引导价值投资
2017年06月02日 21:37 e公司

在金融去杠杆、信用紧缩的大背景下,加上万亿限售股的减持压顶, A股今年以来总体表现不景气,但市场上各种减持“乱象”仍然存在,“清仓式减持”、“过桥减持”、“辞职套现”、“变脸减持”等等,令市场情绪低落,A股欲振乏力。

证监会于5月27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称“减持新规”)被市场视为剑指 “乱象”利好,近日也相继有上市公司公告终止减持计划、公告减持进展或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综合各大券商的分析,减持新规有利于引导价值投资,因为减持难度增加将使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更加注重长远发展,提升A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长期而言减持全面受限倒逼融资质量提升,套利及资本运作空间缩减,利于价值发现及市场健康发展,利好价值股、蓝筹股及聚焦主业的优质上市公司。

史上最严

遏制大规模的减持

5月27日晚间,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披露修订版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其细则,被称作“史上最严”减持新规。本次减持新规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对IPO前股东和定增股东采用与大股东(控股或持股5%以上)一致的减持限制,每3个月内集中竞价减持不得超公司股份1%,同时定增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减持本次定增数量的50%以上;二是对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过桥减持”手法全面封堵,并将可转债等变相减持方式纳入监管范围。减持新规即日执行,无政策空档期,政策力度超过预期。

目前看来,本次减持新规的各项措施看上去剑指此前的各种减持“乱象”,意在遏制大规模的减持,抑制短期炒作行为,防止不合规的减持手段侵蚀中小股东权益。

申万宏源总结,新规完善四个方面制度:

一是扩大适用范围。新规由大股东拓展至其他股东。

二是细化减持限制。非公开发行获得股票减持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持股50%;大宗交易连续90个交易日内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2%,且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协议转让方式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和受让方6个月份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要求。

三是强化减持披露。大股东、董监高披露事前、事中、事后进度情况的公告。四是严格减持罚则。采取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公开谴责、限制交易等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A股今年以来总体表现不景气,但上市公司减持套现毫不手软,市场上各种减持“乱象”仍然存在,“清仓式减持”、“过桥减持”、“辞职套现”、“变脸减持”等等,令市场情绪低落,A股欲振乏力。Wind资讯统计发现,截至5月31日,2017年全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数共计为68.43亿股,参考市值为802.84亿元,其中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股本市值达675.28亿元,在全部减持规模中占比达到84.16%。另一统计数据来自同花顺,今年6月至12月,A股市场的解禁规模达到1.6万亿元,其中8月、9月、10月这三个月的解禁规模都在2000元以上,12月的解禁规模更是达到3435.11亿元的市值,成为A股顶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近三年来定向增发一直是一级半市场最获青睐的投资方式,其融资规模约为IPO的8倍以上。虽在今年2月颁布的再融资新规下定增的规模明显下滑,但其依然是上市公司的最重要融资方式之一。数据显示,从2017年三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A股将迎来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期,其中一半以上属于定增限售期满,市场的解禁压力仍然“压力山大”。国联证券表示,2015年和2016年定增募集资金高达1.23和1.69万亿,为有史以来的定增扩容最快速的两年,随着此批定增逐渐进入解禁期,对市场或造成较大冲击,而此次新规正好解决了流动性的燃眉之急。

在新规影响下,已有上市公司开始调整减持方案。例如6月1日,天海防务公告称公司董事高管终止减持股份计划:公司董秘马锐、副总经理林强及其配偶、副总经理寻正来已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个人资金需求。

此前天海防务曾于4月20日披露,马锐计划减持不超过47493股;林强及其配偶计划减持总计不超过51000股;寻正来计划减持不超过15000股。提前结束减持计划的还有仁和药业,其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仁和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通知,仁和集团等于5月17日至5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合计减持3022312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406%,完成了本次减持计划。

新文化则于6月1日晚发布关于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称上海银久持有公司股份30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其中限售流通股612.53万股限售期已满,将于6月6日上市流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价值判断,上海银久承诺自上市流通之日起的未来3个月内,不减持上述限售股上市流通股份。若在此期间发生减持,由此所得归公司所有。此外,思源电气、*ST东数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引导投资价值发现

遏制资本套利行为

今年以来的二八行情、甚至一九行情很明显,多数券商认为减持新规将会更加强化价值投资理念,促使上市公司依托自身的发展及持续业绩增长来谋求资本增值,而非单纯依靠一二级市场利差或者二级市场资本运作来获得正常业绩增长外的超额收益,因此建议关注内生增长型优质标的。

申万宏源认为,减持新规出台明确政策方向,更加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趋势。短期市场而言对于市场会有一定情绪影响,对于中长期而言,减持新规对于上市公司、定增机构以及股东利益带来更细致、规范的约束,减持门槛加大、节奏趋缓,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信心,更加关注公司本身质地与长期成长性。新规的实行对于稳定市场运行,鼓励长期投资,完善合理投资的市场机制,增强上市公司聚焦主业脱虚向实,具有深远和切实的意义。二级市场将在更合理的成长逻辑驱动下,使上市公司取得合理估值水平,真正可持续、优质的企业脱颖而出,获得理性投资者的青睐和信任。

国联证券表示,从市场价值的角度,此次新规减少了大股东和董监高等的套利空间,引导资金长期投资和回归价值投资,因此对于原来市场价值远高于内在价值的高估值行业和个股,从中长期来看或造成一定冲击。对于本身估值较为合理的公司而言,则新规的影响或非常有限。总体上,新规利好有业绩支撑和估值合理的公司,对高估值个股或加速其向估值合理回归的过程。其提出,在IPO加速,大股东等套利空间下降,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增量经济到存量时代,A股整体风格或向港股和债券靠近,未来公司价值或淡化股票供求关系,而逐渐回归价值本源。

财富证券认为,新规倒逼资金从价值的角度优中选优,长期引导资金脱虚如实。从根源上来看,监管层控制减持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倒逼投资者目的纯正地参与企业IPO与定增,资质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获得资金青睐,仅出于资本套利目的股权投资生存空间将愈加逼仄,起到遏制资本套利行为的作用。

政策影响非对称

中小股票更明显

海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减持新规短期对中小股票的影响更明显。

2017年1~4月,从产业资本净减持数据来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净减持额/流通市值分别为-0.05%、0.6%、1%,中小创股的减持压力较大。从IPO发行的分布看,1~5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IPO企业数量分别为103家、36家、72家,占各板块存量上市公司的比例分别为6%、4%、11%。展望2017年下半年,中小创的解禁压力同样比主板大。根据目前股价测算,2017年6月~12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累计解禁市值/流通市值分别为2.6%、6.7%、8.3%。

海通证券表示,减持新规整体上放缓了大股东和特定股东的减持节奏,对中小创股的微观供求改善更加明显。另一方面,3月末以来的市场调整,中小创股也成为重灾区。减持新规和IPO规模减小对中小创的供需改善更明显,加上前期中小创股价回调幅度更大,短期以中小创股为代表的小票受政策刺激更明显。

不过,国信证券有不同意见,其认为减持新规明显限制了大股东和特定股东股份的流动性,可能对中小股票估值产生明显负面作用。其统计的时间跨度更大:从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主板累计减持1840亿(市值占比约0.5%)、中小板累计减持1590亿(市值占比约1.7%)、创业板累计减持1210亿(市值占比约2.4%)。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合计市值约为主板的40%,而减持规模却是主板的150%。

国信证券表示,按新规规定,股东3个月内可以减持总股本的3%(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这个比例限制对市值较大的蓝筹白马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主要限制的就是小市值公司股东的“清仓式减持”。即实际上,规定减持总股本比例对大市值公司影响不大,对小市值公司影响却很大,这是一种非对称的影响。当前资本市场IPO加速叠加此次减持新规,小市值高估值公司的估值溢价将被持续压缩,未来各种资金将更加集中追逐估值较低、盈利能力强的优质上市公司。

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id:lianhua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