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转11月再出审判书 18家企业被鞭刑

股转11月再出审判书 18家企业被鞭刑
2016年11月24日 08:53 三板富

众所周知,上了三板就要按规矩办事儿,定期披露公告是挂牌公司的例行公事。然而新三板这个奇葩的市场永远不缺“吃蟹人”,犯了错想要心存侥幸,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以为躲过了股转老师的审查,结果却撞到了证监会的枪口上。

这不,仅11月份,被监证会揪出的想要“瞒天过海”的公司就达18家,这1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别收到了证监会或地方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1、 隐瞒资金占用

11月21日,国海中森(837190)发布公告称收到了证监会厦门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16年1月27日和2016年4月16日,国海中森两次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表示公司不存在公司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情形。

但事实上,截至两次说明书的签署日2016年1月26日和2016年3月18日,国海中森关联方厦门建德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占用公司资金5000万元和2000万元,与公转书披露的情况明显不符,国海中森上述行为违反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

此外,浙江国祥、中南卡通和杰隆生物等13家公司也因资金占用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实际上,今年以来,监管层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资金占用问题的监管明显加强。

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股转系统要求挂牌公司披露年报时,对资金占用情况以“资金占用专项审计”的形式进行单独披露,并在3月份联合地方证监局对挂牌企业进行财务抽查,其中资金占用问题成为核查的重点。

此外,自4月1日起,全国股转系统正式开展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工作后,主板券商关于挂牌企业资金占用的风险提示公告明显增多。

尽管如此,却依然有很多公司假装“看不见”,把“方便”当成了“随便”。

7月12日,晨龙锯床因资金占用问题被立案调查,成为新三板首家因资金占用问题被立案调查的企业。

2、因对外担保“惹祸上身”

与资金占用的情形相似,对保担保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容易“惹祸上身”的一个举动。

佰惠生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发生对外担保事项涉及借款本金1.64亿元,其中涉及关联担保的借款本金为9600万元。

截至2016年10月31日,上述对外担保所涉及的借款中有1亿元已偿还本金及利息,相应的担保风险已解除。剩余借款本金6400万元,利息正常支付。

公司关联方宿镇博、胡文星在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曾分别将1800万元,2689万元借予公司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并参照信用社同类贷款利率向公司收取了相应利息。

但佰惠生对于上述情况未及时披露,从而收到了监管措施。与之类似的还有东方誉源。

3、进行未通过董事会的项目

在这18家“躺枪”的公司中,艾迪新能最为任性。

公司直接执行了未通过审议的项目,最后还是被河北证监局发现了。

爱迪新能自2015年6月1日起持有前景水泥5%股权,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并未审议通过,也未就此事予以披露。

公司2016年6月29日与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各方签署《四方股权转让协议》时,出具了《艾迪新能股东大会决议》,该决议同意将公司持有的北京太行前景水泥有限公司5%股权出售给冀东水泥。

但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并未审议通过上述股权转让事项,也未就此予以披露。试图这样混淆视听,但还是眼尖的证监局查出来了,现如今只好乖乖认错。

4、收购问题触法

在新三板的明星黑榜中,瞩目的ST展唐再一次收到了行政监管措施。

在经历了一股一分钱的“卖壳”后,ST展唐依然官司缠身,但此次躺枪则是由于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福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收购公司时信批违规,被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16年7月25日,公司通过总计51笔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受让展唐通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展唐科技”)57.92%股份,成为展唐科技第一大股东。9月14日,公司通过展唐科技披露了收购报告书、财务顾问报告书及律师法律意见书。上述行为违反了《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针对上述违规情形,这18家公司认错态度都很好,均表示“接受”并会按要求积极整改。

如若要从根源上杜绝上述问题,要富姐说,监管层加强监管和出发力度是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深入学习、加强企业内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股转老师可不是花瓶,更何况后面还跟着个大BOSS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