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懂了,你亏的钱都哪去了?

终于懂了,你亏的钱都哪去了?
2017年07月19日 20:08 理财第一课堂

作者: 丸艺

来源: 丸艺读财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上个月她终于开始投资股票了,到现在小赚了5千多块,她很兴奋,从来没想过赚钱这么容易,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她一个新手都赚钱了?究竟赚的谁的钱呢?谁又亏了呢?

由于不理解市场运作机制,很多投资新手都有这样的困惑。其实,股市就是零和博弈,彼之所得必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

也就是说,你赚了钱,必然有一个人亏了钱。

假设股市里仅有一只股票,股票的背后是一家业绩稳步增长的企业,陆陆续续买入这只股票的人都选择不卖,等待企业创造利润进而分红,那么股价就会呈一条直线上涨。

这是股价上涨最深层的因素、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股市永远不会以这种理想形态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专业技能的高低、甚至人的情绪等等,都会影响股价波动。

当股价超过了其内在价值,就会有泡沫;当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就会有机会,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它的内在价值。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街上有一家苹果摊,5毛钱一个,没什么人买,生意甚是不好。有个投机客说帮老板销售苹果,不要一分钱报酬,老板很快就答应了。

投机客先是买入大量苹果,再不断地给苹果涨价,从5毛到1块再到5块,还让自己的亲朋好友每天都来抢购苹果。

大家都奇怪为什么苹果涨价这么快?投机客说这是高精尖概念苹果,以后还得涨,大家显然不信。

投机客继续涨价,直到5毛钱的苹果涨到20元,而且苹果摊上的苹果越来越少(其实全进了投机客及其家人手里)。

苹果的赚钱效应让大家都坐不住了,管它啥概念的苹果,反正用不了多少钱,先买一个再说吧,说不定还得涨呢。

果不其然,一周后,苹果涨到了100块一个,由于苹果摊上的苹果卖完了,大家开始在投机客手里抢购苹果。

终于,投机客囤的苹果在150块的时候也卖完了。这时,大家开始相互交易苹果,一个苹果被炒到200块钱一个,有个土豪就此价格收购了1000个苹果!

闲来无事,土豪想尝尝这高价果,一口下去,苹果心都快烂了。于是他大闹苹果摊,说这根本就是个普通烂苹果,弄啥高精尖?

土豪随即甩卖苹果,从200元降到50元居然都没人买!街上一片哗然,大家开始争相抛售苹果,恐慌之下苹果价格居然跌到了1分钱一个!

这时有个制苹果干的人闻讯赶来,10块钱收购了土豪的1000个苹果,去掉500个坏的,算下来平均2分钱一个苹果,平常他收购苹果的成本都要2毛钱一个嘞!

故事讲完了。

故事里,究竟谁赚了,谁又亏了

显然,老板5毛以上卖完了所有苹果,他是赚钱的。投机客将苹果炒到150元卖完了,他赚大了。

土豪在200元买了1000个苹果,10块钱卖光所有,他亏大发了。

而制苹果干的,他是最后发现“烂苹果”价值的人,以成本价的十分之一收购了苹果,因此他也是赚钱的。

难道整个故事里只有土豪一个人亏了吗?当然不是。在苹果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手里苹果越多的人、浮盈越多,但是只有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而赚到差价的这部分人才是真正赚了钱(俗称“落袋为安”)。

那么所有人都在赚钱,谁亏了呢?

其实那时候大部分亏损的人都还没出现,等到苹果价格开始下跌时,亏损的人才慢慢浮现,这时手里苹果越多的人、浮亏越大(俗称“套牢”),当他们低价卖出后(俗称“割肉”),亏损的人才一个个确定下来。

不过就是博傻游戏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这些人不会都是傻子吧?其实这种游戏,每天都在资本市场上演。

如果把这个故事里苹果理解成股票;老板理解成大股东;投机客理解成庄家、主力;土豪理解成高位接棒的最后一名傻子;制苹果干的理解成价值发现的抄底客。

这时该明白了,光怪陆离的股票世界,其实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博傻游戏而已。

所以啊,在2015年牛市里赚钱的人(注:大多是主力),一部分赚的是2013年之前“慢熊”里亏损的人的钱(注:大多是套牢户),还有一部分则是透支的2015年“股灾”中的钱(注:大多是博傻的散户)。

股灾中所谓“蒸发”的钱,并不是真的蒸发了,它一部分已经进了上半场牛市获利人群的钱包,另一部分则等着进下一场牛市获利者的钱包。

有人会说了,那我不割肉不就行了?只要不割肉就不是真正的亏损!

有这种心理误区的朋友不在少数,这类人在股价下跌后,往往选择视而不见,不承认亏损,心想总会涨上去的。

如果的确是一只好股,内在价值高于现在的价值,那么持有就是胜利;但如果这只股票是在38元时买的中国石化呢?

至今已过去十年,解套之日依然遥遥无期,而这十年的资金时间成本又如何计算呢?

换言之,一只宠物失踪多年,因为心痛,所以用“失踪”来表述,但这就能代表它还活着吗?

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