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养鱼池”日显,逾300家公司谋求IPO!

新三板“养鱼池”日显,逾300家公司谋求IPO!
2017年03月06日 12:38 直通新三板

2月16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指南针(430011.OC)公告召开股东见面会,呼吁全体股东配合公司实现股权清晰的目标,以扫清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障碍。作为一家新三板老牌企业,即便面临401个股东中,大多数不掌握“上述股东及其购买股份的具体情况”的现状,也义无反顾地坚持转板。

今年挂牌公司股票交易累计达250亿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月17日,挂牌公司达10627家,总股本6046.53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2539.90亿股,总市值达42393.26亿元。挂牌公司股票成交8.57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4.43亿元。今年以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250.51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累计达108.98亿元。

从势头上说,今年的情况仍然逊于2015年、2016年开年,但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新三板仍然有强大的自身价值,只是因为流动性严重不足导致信心流失,让承载了1万多家企业梦想的新三板有些尴尬。

2月13日,深交所在贯彻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会议各项任务要求中指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的优秀企业上市。(微信号:zhitong-xinsanban)

投中集团研究院分析师鲍威为认为,转板制度安排是新三板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潜在的新三板红利。转板制度一旦落地,新三板将成为创业板的孵化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有3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接受上市辅导,其中近一半来自创新层。由此看来,拥有超过万家挂牌企业的新三板更像一个超大的“养鱼池”,个头尺寸够够格了,就要向A股转移了。

另辟蹊径的“绿色通道”可能不通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三板共有4946家挂牌企业符合创业板IPO财务条件,占万余家总挂牌企业大约50%(数据来自Wind)。

根据相关规定,创业板IPO的财务条件主要由盈利和净资产两个指标组成。首先,企业必须满足最近一期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下称“共同标准”);其次,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下称“标准一”);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下称“标准二”)。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挂牌企业若要在A股上市,需要先从新三板摘牌再重新排队走一遍IPO流程,转板通道根本不通。

一些急切想IPO的新三板企业,则另辟蹊径谋求走“绿色通道”。据统计,自去年9月9日扶贫政策推出以来,至少有33家新三板企业宣布迁址贫困县。其中,23家已经完成迁址,10家公司公布迁址计划。

证监会明确表示,不支持单纯为上市买通道、利用政策“钻空子”套利等形式主义行为,同时明确了两个原则:“依法合规”和“精准扶贫”。这也意味着相关企业可能要另寻出路了。(微信号:zhitong-xinsanban)

在各方静候制度红利之时,已有不少企业伺机而动。自2016年12月以来,至少有7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公布了大股东或高管增持的公告,这也是自2015年7月的增持高峰之后,产业资本增持新三板的第二个小高峰。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认为,2017年新三板资本退出渠道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转板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的预期,加之创新层审计要求提高带来的财务风险降低,新三板市场将得到估值修复。

“未来新三板企业或将面临多条出路。”诸海滨判断,一批尚未盈利的互联网或创新行业,选择进入创新层或升入未来可能推出的更高层次;处于成熟行业且净利润已大于5000万元,短期资金需求不高的企业,可能会选择IPO排队;对于行业比较新,正从初创期迈入高速成长期,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但净利润绝对值低于5000万元,对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未来等待新三板转创业板试点或不失为较好选择。

(综合经济参考报、深圳商报、中证网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