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780亿落槌定音,哪些新三板公司受益?

联通混改780亿落槌定音,哪些新三板公司受益?
2017年08月16日 19:39 直通新三板

发酵近一年的中国联通混改终于落槌定音,BAT和京东都有参与。

BAT和京东参与被格外关注

8月16日,据中国联通香港官网消息,战略投资者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宿科技、中国中车、中国人寿、苏宁云商、宜通世纪等。

另据华尔街见闻报道,百度将向联通A股投资70亿元、京东将投资50亿元、阿里巴巴投资43.5亿元、中国人寿投资217亿元。光启互联技术投资40亿、淮海方舟信息基金投资40亿。

中国联通。投资者认购A股价格为每股6.83元人民币;计划发行股份募集资金780亿元人民币。A股公司还将引入一项员工激励计划,中国联通员工将获得8.5亿股股份,每股价格3.79元人民币。

去年10月,中国联通被列入首批国企混改试点,主要针对的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5日晚间,中国联通正式披露混改方案,拟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可能涉及联通A股公司的股份变动事宜。

此前的4月18日晚间,中国联通(600050)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联通集团拟以公司为平台,筹划并推进开展与混改相关的重大事项。

三个多月后,今年7月24日晚间,中国联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混改试点方案已获得发改委批复。当时的信息显示,中国联通A股公司正与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相关投资者名单、投资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等仍需上报相关部门,获得认可后才可实施。

在此之前,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在联通股东大会上称,中国联通混改需要与十个部委进行沟通,牵涉部门多,难度大,但希望越快越好。当时王还透露,此次中国联通混改方案包括员工持股计划,核心员工和骨干都持有股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并且联通A股混改方案将包括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

关于混改的目的,王晓初曾表示,不是为了筹集资金,而是为了配合政策发展使得中国联通集团的营运更加市场化。实际上,这几年中国联通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了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业绩最差的那一个,与中移动差距逐渐拉大,急需混改进行自救,以创新业务组合等,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中报业绩反转

8月16日,中国联通在香港公布了上市公司(红筹公司)2017年中期业绩。2017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深化实施聚焦战略,以规模效益发展为主线,促发展、控成本、转机制,经营发展步入上升通道,经营模式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网络能力进一步提升,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公司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根据业绩报告显示,在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形势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效果初步显现。

商业模式创新初见成效,收入和利润双双提升。2017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业绩指标持续向好,收入稳步回升,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241.1亿元,同比增长3.2%。盈利能力按计划明显改善,EBITDA达到人民币435.6亿元,同比增长5.5%,EBITDA占服务收入比达到35.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净利润)同比增长68.9%,达到人民币24.2亿元。

公司落实精准投资,积极推动共享合作与资源挖潜,提升回报,2017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下降49.5%,为人民币91.4亿元。得益于服务收入逐步改善以及资本开支大幅下降,公司自由现金流达到人民币375.2亿元。

创新业务快速增长,固网业务稳定发展。2017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动创新业务规模发展,抵消固网语音收入下降及宽带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固网业务实现服务收入人民币465.7亿元,同比基本保持平稳。2017年上半年,公司信息通信技术(ICT)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8.7亿元,同比增长15.6%;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及云计算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22%;物联网连接数突破5000万个;大数据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在个人征信、位置服务市场保持领导者地位。

新三板受益股

联通混改落槌定音,与之密切相关的新三板公司迎来更好的预期,合力亿捷、维力谷、福建邮通、宏涛嘉业等,与之有关。

新三板公司合力亿捷(833629)8月1日公告,因为重大事项从8月2日起停牌。

近日,合力亿捷宣称,公司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于2017年7月28日收到北京证监局签发的《北京合力亿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登记受理函》。 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的辅导,辅导期自2017年6月28日开始计算。

背靠大树,合力亿捷第一大客户中国联通贡献逾4成营收。据财报显示,合力亿捷第一大客户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级公司合并)(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数据显示,2015-2016年,公司对联合网络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558.11万元、6974.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5.22%、44.43%。

合力亿捷称,短期内公司对中国联通的销售集中度仍将较高,如果未来电信行业及中国联通发生重大变故,对公司的业绩将产生不利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合力亿捷对除中国联通外前五大客户2016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051.73万元、325.83万元、249.55万元、196.37万元,共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62%。

对此,合力亿捷称,公司分别为中国联通及其16个省级分公司分别、独立提供各类产品及服务,一方面在联通集团内部分散了风险,另外加强了客户黏性,克服用户流失的风险。并通过拓展呼叫中心云服务规模等方式,着力发展中小用户,降低对中国联通的依赖。

除此之外,华尔街投行Jefferies(杰富瑞)则预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于2019年启动5G基础建设,预计7年内总支出金额达1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远高于2013~2020年的4G投资金额(1170亿美元)。

在这个巨大产业中,其产业链上下游至少包括基站天线、基站射频、小微基站、通信网络设备、光纤光缆、光模块、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新三板上,从基站天线、小微基站到系统集成服务等方面,已经有相当多企业布局各个环节。

包括新三板天线生产企业维力谷(835004),还包括承接电信设备、线路系统集成及服务的福建邮通(833095),是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烽火电信、中兴等企业的供应商,提供涵盖从GSM到4G、5G等不同网络的建设服务。

新三板宏涛嘉业(837445)经过多年蓄势,2017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品体系全面建成SDDC产品体系包含虚拟化软件、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软件、云平台、IT基础设施监控软件,总共5个系列11个分支产品。

其中HTVM-X产品、HTHCI-Z产品和HTITM-O等产品已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体系内部署运行。

今年以来混改标杆案例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在电信领域打响混改试点第一枪的,正是联通。

去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列入第一批混改试点。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2017年要力争在包括集团层面的混改上有所突破,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混改应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目前,相关央企试点项目已陆续落地。

如在民航领域,东航打响了混改“第一枪”。东航集团不再对东航物流绝对控股(持股比例45%),员工持股的比例上升到10%,最高的员工个人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被称为“铁老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铁总”)也释放了推进混改的信号,铁总高层近期曾两次表示,欢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参与铁路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和铁路企业混改。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上月对外发布,涉及69家央企集团、8万亿元集团总部资产,以及约3200家全民所有制子企业的改制大幕正式拉开。至今年年底,央企将全面进入“公司制”时代。此次改制可谓一箭双雕,不仅有助于加速僵尸企业的清理重组,还将为央企的混改和证券化铺平道路。

地方层面的国企混改继续升温,不少大型国企向社会伸出“橄榄枝”,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其中,“跨省对接”成为地方国企混改的一个“流行趋势”。

如江西省近日在港推介8个国企混改项目,其中,江西铜业集团、新余钢铁集团和江西国际公司为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另5个为集团重要子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吉林省也青睐“跨省对接”模式,拟对48户企业开展混改试点,已筛选出与浙江省有合作意愿的29户企业名单和初步混改方案在浙江产权交易中心和浙江省国资委所属企业进行推介,遴选确定了19户企业作为全省首批混改试点。

江苏则根据省属企业子公司的行业类型、市场属性和经营效益等情况引进战投。其中,徐矿集团引入复星医药、泰康人寿等完成了医疗板块的重组,一次性获得10亿元资金。

下半年国企改革机构看点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总体呈良好态势,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专家认为,下半年国企改革有望迎来突破性进展。

中金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央企整合脉络围绕三条主线:一是同行业内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利于加强海外竞争力或者用于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同行业内的“大小并”和“高低并”,减少国资委直接控制集团。三是上下游垂直整合或者在“三类划分”角色定位下,运营公司及投资公司的行业内及跨行业整合。

长江证券一位分析师昨日表示,未来国企改革或按照两条路径演进:一是混改仍是未来重要突破口,但行业或有所侧重——军工和民航或继续领跑,油气领域混改或提速;二是央企合并重组风云再起,方向上合并可能首先按照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

下一步,国企重组的最大看点或许还是央企间的归并整合。在中国恒天并入国机集团获批后,央企数量已降至101家。而据记者了解,未来央企将形成由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构成的“三类划分”,央企数量有望整合重组至90家以内。

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已明确下一步重组思路:继续推进央企集团层面重组,重点在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三大领域,探索海外资产整合。同时,央企将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强企业间相同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

(部分内容来自凤凰科技、腾讯财经、财联社、中国网财经、新三板论坛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