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注定要穷三辈?贫富差距为何无法缩小

农村人注定要穷三辈?贫富差距为何无法缩小
2017年01月18日 17:56 融360理财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农民的日子似乎过得越来越滋润了。但现实确实如此吗?好像并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农民不再依靠种地赚钱

  要是在过去问,什么对农民最重要?答案肯定是土地,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没有土地就没有经济收入,对农民来说就相当于没了根。然而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已经不再依靠种地赚钱。

  在苏北的农村,现在每家可种的地不多,也就两三亩地,大多数土地都被用来盖房子建工厂了。靠这点土地种粮食,即使每年都能大丰收也卖不了几个钱,顶多能管自家吃喝而已。反正种地也不能挣大钱,不如索性租出去。于是,很多家庭都放弃自己种地,转租给他人。

  农民都不种地了,那还能干吗呢?要是放在其它省份,可能出去打工的人很多,但是苏北这个地区虽然说在省内发展得一般,但是在全国来看还是比较发达的,也就是比内不足比外有余。于是大家都搞起了形形色色的产业,有的卖钢铁,有的卖家具,有的搞运输,这些都是家里原先就有点资本的,没有资本的就干起了装卸工、瓦匠等体力活。

  总之,虽然不种地了,大家也都没有闲着,还是想着法子去找出路,这些年来日子也是越过越好,很多人家里都盖起了二层小洋楼,虽说汽车还不算普及,但是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车,出行很是方便。

  不过,仅此而已。

  可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久了,虽然现在的农民都已经不干农活了,但是却跳不出农村思维。他们看不出有什么野心,对未来没有规划,虽然一个月收入也能有个五六千,过的却是旱涝保收的日子。

  在20世纪末,钢铁行业还比较挣钱,早先买卖钢铁的那批人很快就富了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原先只是几个人做的买卖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钢铁市场。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钢铁行业的夕阳效应越发明显,近年来钢铁价格也是逐渐走低,靠这个行业混饭吃越来越难了,但大部分人仍然没有离开,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卖铁还能干些什么挣钱,显然他们是不愿意干瓦匠的。

  当然,有一些人实在赚不了什么钱了,不得不走出来,生活还是得靠金钱维持。于是他们干起了家具买卖,这个行业门槛低、进账快,而且互联网的兴起让他们找到了新的销售渠道,大部分人都在淘宝上开了网店,没多久就形成了一个“淘宝村”,甚至吸引了首富马云前去参观。

  不就是卖家具么,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在苏北的那片农村,人人都知道卖家具挣钱,人人都想往里面挤。看看钢铁市场的落寞,再瞧瞧眼前家具市场的火热,似乎能预料到三五年后家具市场的光景。

  除了做生意,大部分家里没什么资本的都干起了技术含量非常低的活儿,包括装卸工、超市收银员、服装店销售员、理发店洗头工,有一些到了大城市当送餐员、快递员或是饭店服务员,其中不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一个月挣个两三千,仅够温饱而已。他们吃着青春饭,没想过年纪大了还能干什么,只要当下能养活自己就行。

  越穷越不注重教育

  如果说以前的农民之所以现在干不了高技术含量的活,是因为过去家里穷,没有条件给自己提供太好的教育,念过的书太少,那么现在富裕起来了,大家依然没有对教育产生足够的重视。

  教育是什么?现在农村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不就是多读几年书吗,也成不了大气候。一些年轻人的思想也被父母辈传染,我读的书再多,工作再努力,也比不上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一切。现在在农村,即使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了多年,依然有很多人早早就辍学了。这种思想真是可怕!

  很多人没明白这个道理,教育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城市,教育强经济才强,经济强教育就也强。教育是可以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的。现在大城市里有不少从偏远农村来的年轻人,金融、IT、互联网、科研等领域都少不了农村人的身影,他们通过教育让自己摆脱了贫困,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当然,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拼了命的努力,可能依然比不上那些城里人,别人刚工作家里就给买了一套房子,你却要工作十年才能买得起,别人搞搞关系就可以升职,你只有靠自己。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清楚的是,不读书只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差。不要横向比,而要纵向比,既然出身改变不了,我们就改变自己。

  虽然王健林说清华北大都比不上胆子大,但是万达集团现在要是招正式员工的话,会招一个小学毕业的吗?现在连房产中介都要求本科以上了,你觉得没学历在大城市能干得了什么?

  在农村,越是穷的人越不注重教育,他们不会花很多心思辅导孩子做作业,不会给孩子报任何辅导班兴趣班,在很多农村人眼里,孩子打架赢了甚至比考试考了一百分还要高兴。真是悲哀。当然,也有人认为教育能改变命运,也有人重视教育,但是这样的人在农村太少。

  挥霍自己的健康

  过去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有人认为乡下人比城里人的身体好,因为他们要干很多农活,身体得到了充足的锻炼,反之,城里人干的都是文活儿,身子骨格外较弱。但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农村人似乎不把健康当回事,不讲卫生、吃剩饭、不锻炼身体,人到中年就积攒了一身的毛病;城里人反而越来越注重健康,参加各种跑步活动、去健身房锻炼、健康饮食。

  有两个概念大家要区分,干苦力活和锻炼。像是瓦匠、装卸工以及一些快递员干的都是辛苦的体力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得到的锻炼,相反,长期的劳累容易攒下一身的毛病;锻炼就不一样了,虽然累但是不辛苦,对身体是好的,而且能让人心情愉快。

  过去这几年京津冀一带大气污染特别严重,已经引起了市民的高度警惕,在大城市,很多人都买了空气净化器,减少外出频次,出门都戴着各种“防毒面具”。但是农村人对雾霾的观念还不是很深刻,即使PM2.5爆表,他们该出门就出门,而且从来不采取任何措施,也根本没有人想过买空气净化器的事儿。

  实际上农村现在的污染挺严重的,无论是大气污染、水污染还是土地污染。开头提到了在苏北的农村,很多人都把土地租出去,这些地都租给别人干嘛了呢,用来种地的当然也有,但很多都用来开工厂,比如药厂,这些工厂规模不大,大多都是小型私人药厂,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民们却丝毫没有这种意识,这些地租出去每年每亩地租金也就七八百,一年一两千的收入表面上看起来是赚了,但实际上已经给健康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不全,生一次大病就能导致倾家荡产,即使这样,农村人似乎仍然不那么注重健康。早在2005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院赵中维在报告《建立和谐社会环境:降低中国死亡率的成功与挑战》中就指出,中国大城市的人均寿命比农村高了12年,除了医疗、经济因素,对健康的管理也是一个主因。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人赚钱只顾当下,对未来没有长远的计划,在教育方面投入太少,认为书读的多还是少都一样,对健康漠不关心,为了眼前的小恩小惠而放弃长远的利益。农村人注定要穷三辈吗?

  都说富不过三代,现在看来这句话已经成为谬论。城里人非常重视教育和健康,富二代、富三代也都没有坐吃山空,凭借着优渥的经济条件享受了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之后也很快能胜任核心岗位的重要工作,虽然能做到王思聪这种地步的还不多,但大多数来看,富人家的孩子综合能力要更高。

  最怕的就是比你出身好还比你更努力的人,如果观念不改变,农村人永远都赶不上城里人的步伐,贫富差距永远都不可能缩小。

  什么工作能让你获得财富自由?想知道就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工作】获取财富自由全攻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