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很忙:违规卖基金、副行长诈骗、评级再遭降

南京银行很忙:违规卖基金、副行长诈骗、评级再遭降
2016年07月11日 20:03 融360理财

  作为一家城商行,南京银行从去年开始,因为违规卖基金且“拒赔”,被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违规卖基金 “拒赔”投资者

  去年6月,南京银行代销一款名为“鑫元基金”的半年期理财产品,在宣传中普遍使用“高收益”“稳定”“绝对收益”“增值”“高于定存”“高于理财”等字眼,还分发印有“半年绝对回报13%”的宣传单,称是南京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但该产品实际上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期满后亏损高达15%。

  违规代销基金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与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相符,不得有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基金,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使投资人认为没有风险的或者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表述和自向公众分发或者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工商注册登记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的规定。"

  除此之外,根据江苏证监局发布的行政监管措施,南京银行在基金销售业务还存在以下问题:

  南京银行未在2013年、2014年度结束一个季度内完成上年度基金销售业务的监察稽核报告。

  南京银行有两项关于基金销售的管理制度未向江苏证监局报备:"2011年印发的《南京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适用性管理办法》、2013年印发的《南京银行合作基金管理人评价管理办法》。"

  南京银行基金销售业务规范执行不到位:个别支行存在"南京银行基金代销业务交易类申请表"上遗漏客户签字情形;个别人员在销售基金产品时尚未取得"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证;个别支行存在销售基金产品相关资料保存不完整的情况。

  "80后"副行长涉诈骗4400万 被判无期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南京银行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行原副行长——“80后”女子单某,以帮助购买理财产品、企业需要“过桥”资金为由,骗取江苏一医药公司的信任,先后两次骗得该医药公司钱款共计4400万元,将所得款项用于归还个人债务等事项。

   连续三年 标普对南京银行的评级越来越悲观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Standard&Poor),总部设在美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

  2016年6月27日,标普宣布,将南京银行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相应地,将该银行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和短期评级从“cnBBB+/cnA-2”下调至“cnBBB/cnA-3”;与此同时,确认该银行长期“BB+”和短期“B”的发债人信用评级。

  然而,这已经不是标普第一次对南京银行看不顺眼了。

  连续三年,标普对南京银行的评级越来越悲观!

  2014年6月下旬,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第一次将南京银行列入“负面展望”的名单,理由是南京银行持续、快速的业务扩张使得其资本消耗过于迅速。

  2015年6月30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宣布,将南京银行的长期发债人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展望为稳定。同时将该银行的短期发债人信用评级从“A-3”下调至“B”。

  一般来说,“BBB-”级以上(含BBB-)称为投资级,“BBB-”级以下称为投机级,而市场有时也称投机级为垃圾级。

  标普对南京银行评级的核心指标就是资本比率,又称“资本与资产总额比率”,是将银行资本与全部资产进行对比,用来反映银行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和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般而言,该比率越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高,存款人的利益更有保障。但是比率过高也不足取。国际上普遍认为理想的比率应当在5%到8%、9%之间。

  在今年标准普尔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标普预计,南京银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比率将降至5%以下水平,这一水平已经低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理想比率。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频现信任危机,副行长诈骗,评级再遭降,曾经最可靠的银行如今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大打折扣。

  想了解最新银行理财及宝宝行情,可以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银行理财】获取【银行理财周报】,回复【宝宝】可获取【宝类产品日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