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掰!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率显著低于1% 消费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牛掰!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率显著低于1% 消费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2016年12月02日 11:30 财经啸侃

五谷讲坛

12月1日,在相关部委指导下,由新华网主办的“2016年中国食品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新动能·新趋势·食品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来自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委、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人士、新闻媒体等200多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食品谣言危害、行业法规建设、产业趋势与挑战、企业战略等议题展开主题发言与讨论。《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也受邀出席!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我国乳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在各类食品中最高,消费者信心正逐步恢复。对此,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转载,从而为中国乳业加油助威!

据悉,今年上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共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1274批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存在风险的样品只有8批次,占样品总数的0.6%,且检出的问题基本上是中小企业。

三家乳企问鼎金箸奖

对于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我国急需培育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食品品牌,应当提升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进而有效提升食品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此外,还要发展更加健康的食品产业,满足消费者健康、多元的需求。

《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从现场获悉,致力于成为中国食品行业"奥斯卡"的金箸奖揭晓,11家企业“问鼎”金箸奖,即被评为2016中国食品标杆企业,其中伊利、蒙牛和君乐宝3家乳企“位列榜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3家乳企也为“风风雨雨”的中国乳业挣了一口气!实际上,近几年来,中国乳企都卯足了劲儿苦练内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伊利共投入约127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2015年,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达到100%。

业内人士表示,从奶源把控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乳企的重视,乳企对原奶甚至养殖环节和牧草进行质量监控,全产业链已成为乳业发展的普遍模式。

比如飞鹤乳业打造的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通过连接牧场、生产加工与包装厂、仓储与运输环节、检验与监督环节、销售供货环节等“从牧场到奶瓶”的所有生产流通环节,实行数据库的建立与数字化信息的统一管理,让消费者可以了解全程的卫生管理情况,实现透明品质监督,确保产品安全,从根源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总体规划。

除此之外,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乳企积极布局国外奶源,将国内的市场资源与国外的优质奶源、技术等各个方面对接,成为“走出去”的探索者和领路者,不仅已经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而且正在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生产基地,在意大利和乳业巨头斯嘉达合作生产高端液态奶。大力实施质量领先战略,将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合作伙伴,系统性构建全球质量管理体系。

无独有偶。蒙牛也不断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

蒙牛邀欧洲乳业巨头Arla Foods加盟,引入丹麦牧场管理体系,推动上游产业向规模化奶牛养殖模式转化;

与法国达能设立合资公司,合并双方的酸奶业务,提升蒙牛在乳制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力;

与新西兰(安硕)AsureQuality共建第三方认证机构,进一步提升蒙牛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掌控,不仅加速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进程,而且将带动国内乳业的新一轮升级与发展。

蒙牛质量管理系统负责人宋晓东介绍说,蒙牛引入Arla Foods完善的牧场管理体系以及一百多年的牧场管理经验,与法国达能聚焦低温产品研发及工厂生产升级,与新西兰AsureQuality建立食品安全的第三方独立认证体系等,逐步实现从奶源到全产业链管理与国际对标。同时,依托SAP、LIMS系统以及终端二级追溯试点项目,蒙牛打造了全产业链的监控和追溯体系,更智能、实时地护航乳品安全。

同时,圣元国际集团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卡莱市建成年产10万吨的婴幼儿奶粉单体生产工厂,拓展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圣元集团总经理李克介绍,今年九月,圣元法国工厂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庆典,至此,圣元优博系列产品将实现100%的法国原装进口,从法国工厂到中国工厂,圣元拥有从牧场到成品的全产业链一条龙式经营能力,一路探寻最优质的奶源和生产标准,打造中外复合式的国际化圣元。

基于此,12月1日,在2016中国食品发展大会乳业论坛上,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乳业是我们国家的食品工业一个标志,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产业。目前,我国乳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在各类食品中最高,消费者信心正逐步恢复。”

不合格率显著低于1%

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以来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持生鲜乳管控和原料管控相结合,监督抽检与监督检查相结合,信息公开与引导相结合等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据张靖介绍,2016年上半年,乳制品产量达1466.3万吨,同比增长11.16%,婴幼儿配方产量40万吨,同比增长14.2%。

今年上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共抽检乳制品14249批次,不合格的只有41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1274批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存在风险的样品只有8批次,占样品总数的0.6%,检出的问题基本上是中小企业。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粗略计算一下,今年上半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乳制品不合格率仅为0.28%,还不到1%,而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不合格率也仅为0.6%;所以说我国乳制品在各类食品中都是最好的,值得信赖!

今年8月,中国奶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受邀出席;根据报告,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

上述报告还显示,近年来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处于受控范围内,整体情况较好,为历史最好水平。

然而,国人热衷于代购、抢购国外乳产品,这其中既有对国产乳制品的不信任,也有对外国乳制品的质量“崇拜”。

那么,进口乳产品质量一定好于国产乳产品吗?

根据报告,2015年,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我国23个大城市销售的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和调制乳等液态奶产品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国产液态奶与进口液态奶相比,黄曲霉素M1、兽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等风险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限量标准,而牛奶热加工的副产物糠氨酸在进口灭菌乳样品中的含量高于国产灭菌乳。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我国主要乳品企业生产设备、加工技术大都源自国际知名厂商,管理运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伊利、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君乐宝婴幼儿奶粉通过国际公认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顶级认证,其婴幼儿配方奶粉经香港的严格检测和审查,已经进入香港市场,现代牧业、飞鹤乳业还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这些走向世界的乳制品,是对中国奶业的高度肯定。

一言以蔽之!

国产乳制品同样值得信赖!

【《财经啸侃》由资深财经媒体人董来孝康创办并担任主编;投稿爆料请添加QQ:94313032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