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半年预亏逾4亿 廉价进口大包粉吞噬我国奶牛养殖业

现代牧业半年预亏逾4亿 廉价进口大包粉吞噬我国奶牛养殖业
2016年07月14日 06:51 财经啸侃
五谷讲坛

中国奶牛养殖业告急!

7月13日,现代牧业(01117.HK)发布盈利警告,经初步评估,预期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录得亏损,有关亏损主要归因于:

1、由于受进口大包粉和复原乳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原料奶市场形势严峻及销售困难,导致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现代牧业生产的原料奶中11%以上被喷制成奶粉,及受国内奶价普遍下跌的影响,现代牧业每吨原料奶的平均售价下跌11%。

2、预期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公平价变动减乳牛销售成本将录得非现金亏损,有关幅度预期显著高于2015年同期。

主要原因是2016年上半年中国原料奶售价下跌,以及为了应对原料奶的销售难题而控制了奶牛数量。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原奶销售存在困难,现代牧业主动控制了奶牛的数量,加大淘汰带来部分生物资产的重大损益。

3、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现代牧业与Success

Dairy II Limited(下称“Success Dairy”)订立的日期为2015年7月6日的购股协议,向Success Dairy提供的价值调整承诺产生非现金公平价亏损,预期约为人民币4亿元。

主要原因是基于上述因素及市场原因,导致的2016年上半年现代牧业股价下跌。

基于以上原因,预计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现代牧业将录得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的综合净亏损。

无独有偶。2016年第一季度,西部牧业(300106.SZ)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为负数,约为-1300万元,同比跌幅高达330%;西部牧业也坦言:“主要是于受到国际进口奶粉大量的低价冲击。”

2015年,原生态牧业(01431.HK)年内溢利不过6617.3万元,和2014年4.19亿元相比,跌幅超过80%;虽然原生态牧业尚未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

现代牧业方面直言,公司自2015年下半年,受进口大包奶粉以及复原乳的影响,乳企(注:乳制品加工企业)对我们的原奶实施了限收政策,导致我们牧场生产的原奶不能正常销售,只能进行喷粉处理,截止目前仍未得到改善,损失仍在持续扩大。

尽管国内奶牛养殖企业自身也想尽办法对外出售和通过饲喂犊牛等方式消化奶粉,但数量有限,速度缓慢,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奶粉库存。

据悉,2016年下半年将有部分库存奶粉陆续到期,无法实现出售和消化,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位乳企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如果有关部门再不出台实质性政策措施,我国奶牛养殖业恐怕将遭遇一场浩劫,迟早有一天,中国乳业要彻底改姓“洋”了,届时就应了那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呼吁进行产品补贴

鉴于以上严重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已产生极为不利影响,下游产品无法出售,出现亏损,延长支付饲料款账期,已经开始影响中游的饲草产业和上游的牧场建设投资,连锁反应致使全国多数投资者,对牧场项目建设投资已经冷静对待,原则上不再扩大生产规模。

综上,业界呼吁,恳请相关部门能够实地调研企业,调整补贴方向,补贴资金逐步由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调整至产品补贴,对滞销原奶和喷粉进行补贴。

具体报告如下:

一、牧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较多,希望能够调整部分资金用于后端产品补贴,向后端原奶滞销和喷粉库存进行补贴转移。

近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奶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真正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些都得益于国家良好畜牧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6年,国家继续加大了对《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从补贴政策看,国家下达了《关于申报2016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投资计划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如下:

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70万元,另外,组织实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项目”;

奶牛存栏在3万头以上,可用于种植饲草料耕地面积7万亩以上的县区,每县每年拟安排中央资金1000-2000万元,可连续3年滚动支持,中央资金累计投入原则上不超过6000万元;对奶牛存栏在6万头以上的养殖大县,可以根据实际建设需要适当增加中央资金。

另外,自2014年开始,规模化沼气项目也进行试点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6年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发改办农经[2016]94号)》中规定如下:

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每立方米厌氧消化装置容积安排中央投资补助1500元,但中央对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且不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35%。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安排资金配合中央投资合力支持项目建设,对养殖场粪污发酵池给予了较大补贴。

此外,部分省区对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补贴力度也不断提高,例如,黑龙江省启动2016年“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省政府将投入资金,大力扶持2015年9月1日后开工建设的符合扶持条件及建设标准的奶牛养殖场。

项目建设实行“先建后补”,将重点对土建、设备投入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奶牛养殖场按存栏泌乳牛300头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补助300万元;

综上,根据财政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以上补贴对牧场前期建设的牛舍、发酵池、引进奶牛进行补贴,重点注重奶牛养殖场的土建和设备、奶牛投入。

但目前随着原奶出售困难,牧场盈利能力减弱,投资者热情降低,业界希望该部分基础设施投资补贴,能调整部分补贴资金向后端原奶滞销和喷粉进行转移。

复原乳已成中国乳业“拦路虎”

二、牧场运营期间补贴逐步加强,希望国家扩大“粮改饲”项目试点,加大对牧场青贮收购的补贴力度。

2015年,国家启动实施“粮改饲”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亿元。

补贴范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10省区,选择30个牛羊养殖基础好、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县。每个试点县给予资金补贴1000万,连续给予3年补贴。

2016年下半年,牧场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且形式更加严峻,各牧场也把能够收购到“优质青贮”作为“提产量、控成本”的重中之重,对企业运营也产生了重要作用。

希望国家继续扩大“粮改饲项目”试点范围,在存栏万头规模牧场的县区逐步开展试点,并再次加大补贴力度,在困难时期帮助大型牧场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三、大型牧场下游产出的原奶补贴资金力度较小,恳请国家启动大型牧场原奶滞销情况和喷粉库存情况调研,出台相关原奶滞销和喷粉补贴政策。

自2015年开始,国家对大型牧场产出的沼液和沼渣等副产品补贴力度逐步增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果。

但对于牧场主营产品-原奶,补贴力度较小,在目前奶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恳请相关部门启动大型牧场经营情况调研,对原奶滞销和喷粉损失出台更为具体可行的行业补贴政策。

四、继续加大对复原乳的监管力度,严控复原乳还原奶产品,实施“优质乳工程”,形成“种植、养殖、加工、消费”四个环节可控的有机整体,切实保证中国乳品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鉴于成本问题,复原乳仍将是当前时期中国奶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但从长远看,复原乳也终将被乳业历史所淘汰,业界恳请主管部门继续严查复原乳的标示,谨防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督促各大乳品加工企业继续坚持收购优质原料奶,着眼未来,从保证中国奶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使用本土优质鲜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