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规模将达1500亿:首农、得利斯等抢市场

生鲜电商规模将达1500亿:首农、得利斯等抢市场
2017年06月23日 17:49 财经啸侃

生鲜电商规模将达1500亿:首农、得利斯等加速自建平台抢夺市场

随着“互联网+”概念席卷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互联网与农业企业的结合,也迅速成为新的投资浪潮。

6月21日,首农电商公司为消费者举办了其系列美食品鉴会的第一场“夏至:爱之私飨夜宴”,宴会全部食材均来自首农HELO——首农旗下本地食材品牌供应,这也是首农电商成立一周年之际,首次面向公众“露真颜”。

据介绍,首农电商推出的首农HELO宅鲜配服务,精选首农旗下生态种植养殖的食材,提供从农场到餐桌的直送服务,保证了所有食材的安全新鲜,而主要来自京郊80公里范围内首农自营农场和基地的食材,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减轻食物生产、流通环节带来的环境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其他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往往都是通过狠砸广告的方式进行营销,但首农电商在广告宣传上却比较谨慎。

“公司成立一周年,的确要有仪式感来庆祝。但庆生,与其花钱做宣传,不如把这笔预算放在我们更在意的消费者及其家庭上。”首农电商CEO李志起向《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称。

无独有偶。

作为肉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得利斯(002330.SZ)也在互联网销售领域全面布局,在杭州投资成立了专业的电商运营公司,负责全产品系列在国内线上平台的推广。

当然,得利斯在线上业务发展上,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积极自建平台,另一方面也在与多个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

目前,得利斯已经在天猫、京东、1688、一号店、中粮我买网、飞牛网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完成布局,经过两年来的运营,各个平台类目排名都名列前茅。

同时,在众多电商平台之中,京东较为看好得利斯冷却肉的品质,已经和得利斯达成战略协作,这意味着京东生鲜类目将重点推广得利斯冷却肉,在流量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预计到年底将产生销售额度达到5000万元。

另外,得利斯方面对外表示,公司计划在线上通道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将利用得利斯品牌和丰富产品线的优势,打造“得利斯美食”APP,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协同销售的模式,使得利斯产品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消费者,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便捷性。

实际上,农业巨头们都在抢占机遇,比如中粮的“我买网”已领跑中国食品电商,雏鹰农牧在快速构建自己的电商新模式,正大集团借道自贸区的天时进军电商,新希望携手中国电信打造电商平台,禾丰牧业电商平台也已经上线。

何故?

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阿里研究院推出的《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生鲜电商市场从40亿元人民币猛增至950亿元人民币;同时,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预计2017年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

然而,大数字的猛涨并不能说明全部,目前,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渗透率不到1%;城镇稍好,也仅为7%,消费者对于线上生鲜大多处于观望态度,如何让更多人迈出尝鲜第一步,仍是多数电商企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当然,农业企业搞自营电商,一直被互联网人士调侃“外行人领导内行人”,这个困境如何突破呢?

在得利斯董事长郑思敏看来,玩转自营电商,在用人方面,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原则“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实际上,在产品研发、市场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无论是首农电商,还是得利斯,都聘请了国内行业顶尖人才和团队加盟,给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试图让公司在产品研发创新、结构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焕发出勃勃生机。

另外,互联网+到底能为农业企业带来哪些利好?这也是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一位从事生鲜电商的企业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互联网+可以积极开拓农业行业的产地及销地资源,整合上下游,打造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为全国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配送商以及餐饮企业、大中型企业食堂提供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服务及自营优质农产品供应。

比如深耕广州市场的垂直生鲜电商即盛盈汇(NEEQ.833466),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入专业农产品团队,对接丰富的采购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同时积极开拓销售及服务渠道,对接知名、大型商业超市及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及平台服务半径。

小市场孕育大商机!

2016年,盛盈汇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和2015年1.12亿元相比,增幅在125%左右;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40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尽管中粮、首农、得利斯等先后入局,但眼下生鲜电商行业仍处于“群雄混战”状态之中,未来,谁能脱颖而出,还不好说。

在行业上千亿的市场环境下,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销售过10亿企业暂无一家,大部分集中在百万规模,发展空间很大。

但同时,目前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着激烈竞争,尤其是当前国内生鲜电商市场如淘宝(包含天猫)和京东等平台类电商以及顺丰优选、我买网等垂直类生鲜电商资金实力雄厚,渠道和品牌建立较快,其他企业在开拓新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上存在较大压力。

对此,业界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为维持客户的稳定性,其他企业应该在继续执行现有采购及配送流程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注重提高商品质量(逐步加大原产地直供覆盖范围)和配送服务质量,创新销售模式,形成自己的独有业务优势,从而维护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