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好不容易玩上校园贷 却被银行抢了

P2P好不容易玩上校园贷 却被银行抢了
2017年05月21日 19:45 网贷之家

 

作者 | 台台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首发作品,未经网贷之家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大学生本是P2P网贷的一方净土,庞大的客户资源以及客户持续性可创造价值让P2P网贷平台纷纷将业务发展向校园。但是,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破坏了大学生借贷市场的金融生态,导致监管或许授意银行进入大学生借贷消费市场。

大学生校园市场,平台该何去何从?

大学生本是P2P网贷获客的一方净土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本是培育用户的温室,却被不良骗贷破坏了用户生态。

“监管严,现在要合规,平台要引入银行存管,风控建设要跟上,获客成本逐渐升高,大学生群体这一块虽然风险较大,但是长期利润可观,现在却被一些老鼠屎破坏掉了行业风气。”台台的某位业内好友在这两天大吐苦水,并表示,现在银行重新进入大学校园市场,获客难度大大的提升。

据台台了解,现在平台的获客成本已至百元,而大学生却是获客成本较低和容易培育投资意识并且能长期自我增值的群体之一。台台认为,学生正是最能接纳新事物的群体,并且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便于网贷平台培养投资意识和投资依赖性,这让许多主打大学生校园借贷的平台纷纷将目光瞄向他们。

不过,由于大学生对借贷风险的认知薄弱,导致某些不法分子通过对大学生骗贷的手段,从良好平台获取贷款,后果却由大学生来承担,比如培训贷。

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资金,却缺乏自我风险和借贷风险的认知,以及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导致类似“裸条贷款”的悲剧。

上述两例都是不法分子引发的大学生借贷悲剧。那假设利息合规的平台在大学生借贷方面会不会也同样存在着极高的悲剧式风险?

台台认为,由于大学生校园获客成本几乎为零,尽管大学生还款风险大,平台却能通过各项费用提高利润。而大学生自我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偿还能力低下,部分大学生通过网贷平台借贷,一旦产生逾期罚息,部分大学生会没有承受能力。

曾有大学生借款上千,逾期后还款额度飙升上万,最后被催收得不堪烦扰,做出过激之事。

但是监管是偏向公众群体的,大学生借贷悲剧的背后,责任并不仅仅只在于网贷,无法,我弱我有理。

悲剧发生,乱象频发,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有保障的借贷服务,银行在此时重新进入了校园市场。

优质用户或许被银行抢走

“降低门槛不行,有可能还要加门槛,因为过来的学生可能都是风险高的,优质的或许会被银行抢走。”业内好友向台台表示,银行的公信力本就比正在发展的平台方高,再加上银行的借贷门槛几乎为零,学生就算没有风控意识,却也知道更该信任谁。

他称,个人征信在社会上很重要,而那种想要搞事的大学生不会选择银行的消费服务,会倾向于选择个人征信薄弱的平台。由于行业乱象的原因,网贷在大学校园越来越不好做,现在连获客资源都被抢走,主打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不知道能不能走下去。

网贷平台的运营核心就是资源、风控、获客,缺一不可。现在,银行的借贷服务再次进入了大学生的视线,网贷平台最关键的获客来源被截,不得不说是一拳重创。若平台长期获取不了大学生客户,专注于大学校园市场的平台都会有崩溃的可能。

“我们也想像其他平台一样在获取客户的同时,培养客户的投资和消费意识。但是现在,平台不能自我增信,以利益吸引学生又会容易踩到监管红线,好不容易来了学生用户,但是可以预见是少数量的,赚不了几个钱。想要提高利息赚钱,却又被监管压制。银行存管费用又大大增加成本,平台盈利无能,该怎么活下去?”

最后,业内好友给了台台一个难题。

台台认为,由于大学生大多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源,还贷风险较高,但是大学生又有借贷的需求,这时候,则需要征信和风控能力强大的机构来引导和维护大学校园借贷市场的良性发展。

网贷平台的体量普遍不大,对大学生的风控及风控管理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高坏账高逾期的概率。现在,正规军银行进入校园,其他网贷平台最好暂避锋芒,尽量良性退出。待银行引领清晰了市场的发展模式,再进入捡田螺也无不可。

作者:台台

简介:研究互金、股权交易、新三板、区块链、IPO等领域,分享所得,与大家共勉。

版权声明:文章系作者原创作品,已授权网贷之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原作者。

网贷之家专栏现全面公开征稿,如若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兴趣,恰好又喜欢写作分享,可将您的作品发送至editor@wdzj.com投稿。详细的投稿及稿费规则,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 | 网贷之家专栏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

>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盯上校园网贷:是用户理性丧失还是行业野蛮扩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