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台化发展 知乎也很难摆脱讨论社区属性

向平台化发展 知乎也很难摆脱讨论社区属性
2016年09月27日 14:46 第一观点

知乎,知识型问答社区的代表,却也不小心成为各种事件求真相的平台。日前,知乎为自己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提供新机会的平台。所有的新功能都是围绕知识付费展开,通俗点说,知乎的新机会与钱有关。

道理很简单,在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和流量,并让用户认定知乎就是一个具备严肃的知识和真实的内容的地方之后,知乎要赚钱了。

庞大的用户基数,但如何变现成为知乎之困

从2010年12月正式开放到现在,知乎已经走过了将近6个年头。现在知乎拥有1300万日活跃用户,50亿月浏览量,人均访问时长33分钟,1000万个提问累计3400万回答。

不得不承认,这个成绩是可喜的。知乎能发展到现在,依靠的都是这些用户。其实知乎很简单,不过,即使用户再多,知乎也仅仅是一个讨论社区。

作为一个开放性质的社区,又有如此多的用户,知乎如何让用户认定自己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如何做到内容的纯净?这主要是因为知乎花了较大力气建立用户对知乎的回答的信任感,例如严格保护版权,开发“悟空系统”打击恶意营销、发垃圾广告的用户,人工处理举报,折叠低质量回答等。例如知乎为避免作假,每月拦截的刷赞数量高达130多万条,每月要处理57000多个作弊账号。知乎还与搜狗合作,以让用户能够在知乎更精确高效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作为社区论坛的一员,知乎似乎是当时一批社区少数存活下来的一个。因为作为社区来讲,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用户的增加,可以说很难一直保持初期那般,一直提供优质的内容,例如曾经的第一社区天涯社区,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和内容质量纷纷下滑。

而知乎正是因为一直坚持知识的真实性,渐渐在用户的心中树立起了权威印象。

知乎的发展看上去很顺利,但是其实知乎也遇到过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难题,例如用户规模增大内容参差不齐的问题,知乎运用了点赞、反对、没有帮助、友善度等等运营手段以控制内容的质量和约束用户的过激言论,才度过了这一危险时期。

知乎同样面临着继续向前发展的难题,用户和流量的增长已经不再是知乎的重中之重,如何沉淀用户才是知乎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知乎Live”为知识变现试水,但还是没能逃脱社区效应

近两年,知识变现逐渐成为了一个“风口”,知识变现,就是让有一技之长的人能够通过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知识,并由此获得他们的收入。但是知识变现似乎又是一个有些空洞的词,不仅是知乎,百度、果壳等平台也开始在知识社交上做文章,以搭上“知识变现”这艘船。

但是,因为互联网自从诞生以来,诸多内容都是免费的,用户享已经成为了习惯,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受这种免费的内容已经成为了习惯。知识变现就显得异常困难。

但是在投资人压力之下,变现是一个趋势,但是知乎拥有如此多的用户,每天都有大量的流量,这些不断流动的知识如何变现?收费怎么收?收费了会不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这些其实都是知乎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自古以来,文化与商业利益是相悖的,知乎就是一种知识型问答社区。因此,知乎的改变必须异常小心。知乎如果一定要商业化,就必须持续提供超高质量的内容,才能使社区成功转型。为了进行知识变现,2016年5月份,知乎上线了实时付费问答互动产品“知乎Live”,开始了它的知识变现时代的试水。

运营不到半年时间之后,知乎在9月20日的媒体开放日给出的数据显示,“知乎Live”上线4个月以来,讲者的平均时薪已经超过1万元,其中最高单场收益达15万,人数最多的一场Live获得了近 43,000人参与。而截至 9月20日的数据显示,“知乎Live”人均的Live的消费是52.08块钱,重复购买率达到了37%。这个数据说明“知乎Live”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但是,知乎另一款产品“值呼”却没有“知乎Live”这中可圈可点的表现,因为这种一对一咨询的模式对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其实更高。不只是“值呼”表现不佳,市场上与“值呼”类似的一款产品付费语音问答“分答”的表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表现也不尽人意,“分答”走的是名人路线,例如王思聪的入驻,虽然带来了高人气,模式是对的,但是分答却唯独不存在分享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例如在“分答”上,有网友对王思聪提问的一个问题:身为霸道总裁的你,撩妹时也会紧张害羞吗?有没有感觉自己情感智商不够用的时刻? 当时有5236人偷听了这个问题。

虽然在近两年知识变现被提到了日程之上,但是知识变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平台化发展 能否成为知乎的新机会?

对于知识变现的模式,知乎今年5月份上线的“知乎Live”只是一次试水。目前,知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并且要从社区转型为一个平台。

“建立知识服务市场”“扩展使用场景”“连接更多组织和机构形成更丰富的网络”和“实现和平台媒体价值相当的广告收入”是知乎发展的四大方向,这其中起码有三项和内容付费有关。

在好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知识变现的样板可参考的情况下,知乎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知乎Live”之所以能够获得目前的成绩,主要是其更符合知乎的调性。并且,这种模式在后期会在社区引发讨论,具备一定的长尾效应。另一方面讲,“知乎Live”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是因为固有的社区讨论属性的联动作用。无论是知乎的“值呼”或者“分答”,就没有这种效应,因此没有场景的付费问答是不可能成功的,基于更加丰富的场景之上的问答模式还有可能实现知识的变现。

知乎目前在知识变现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绩。除了“知乎Live”,知乎在今年年初改版之后,专栏数量增长超过 3 倍,文章数增长了15倍,浏览数、获赞数增长也都超过 5 倍以上,部分优质专栏的平均每篇文章的赞赏收益在已能稳定在500-1000元左右。至今为止,知乎上开启付费授权转载的回答达到40多万篇。

这些都说明,目前一些用户对于高质量的内容已经愿意付费。但是,知乎要真正探索到一条知识变现的道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例如,如何让更多的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知乎在实现构建一个“知识服务市场”的目标过程中,随着平台属性越来越强,如何在知识与商业化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围绕“知识供求”建立起的一系列市场机制,会不会因为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属性让知识变了味?这些都决定于知乎究竟能不能从原来的讨论社区转化为一个平台。

知乎也要经历更多的考验,例如未来到底是要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知识变现,还是为了能让更过的人享受到优质的知识而进行商业化。因此,平台化发展对知乎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