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捡漏:天上掉馅饼,但是砸了个坑

新三板捡漏:天上掉馅饼,但是砸了个坑
2016年09月21日 22:26 新三板论坛

在新三板"捡漏",如果能称作天上掉馅饼的话,论坛君今天要说的这件事会告诉你,天上掉下来的不一定都是馅饼。

在目前新三板流动性匮乏、企业信息透明度较弱的情况下,要想捡漏或许也不是那么容易。

又见捡漏?

2016年9月7日,北京投资者侯先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买入之维安(834650)8万多股,买入价为3元/股。

卖出方是之维安董事长黄福建,其当天一共减持50万股,卖出价格均为3元/股。

根据成交记录,剩余股份分别被广州、中山、江苏等地营业部买走。

没想到,之维安在当晚披露的股份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表示,此次股票交易系因错误操作完成,交易对象并非股东指定交易对象。竟是卖错了人!

这样的事情,在新三板实际并不算罕见。

在协议转让中,交易价格与股票实际价值可能出现较大差异,价格由双方事先约定好。但是由于一些新三板股东并不熟悉交易系统,在交易时未能将股票卖给预设的买方,而是被其他人买去,这类事件被戏称为"捡漏"。甚至,新三板市场上还有此为主要投资策略的群体。

上文提到的投资者侯先生也不是第一捡漏。

据了解,侯先生从事新三板投资两年多,2014年底曾以1元/股买到其他公司股票2000股,最后分别以88元/股和90元/股卖出。

9月7日侯先生刚好看见了之维安的卖单,觉得价格合适,就买了一些。

不过这次"捡漏"的后续发展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馅饼”砸了个坑?

行情系统显示,9月8日之维安分别以3.30元和4.38元,成交了1万4千股和1千股。

据悉,这些股份正是侯先生等9月7日购入者卖出的。

事实上,上述被误卖的50万股,是之维安目前所有的可流通股,也就是说公司原有股东手中并无可卖之股了。

9月9日,之维安公告开始停牌,原因是筹划不确定性重大事项。至今尚未复牌。

停牌后,侯先生急了,据悉其联系了之维安公司方面,对方告知要回购,但后续没有动静。

论坛君联系到之维安董秘叶玉平,他表示,卖股票是董事长个人的行为,他并不清楚出现错误操作交易的原因,也不清楚回购的事情。

"停牌不是因为错误操作交易的事,请等下一步公告。"叶玉平表示。

价值难辨

之维安于2015年12月挂牌,主要向环保、公安行业提供信息化软硬件技术方案和集成、建设及运维服务,公司去年每股收益0.28元,但今年上半年亏损51万元,业绩同比下降巨大,期末每股净资产1.52元。

单从之维安目前的经营数据看,3元的股价是否十分划算,并不好判断。

之维安挂牌以来有过1次定增,2016年1月,公司向董事长黄福建发行了200万股票,发行价格刚好为3元/股,与上述50万股的卖出价相同。

如此看来,董事长的这次误卖,虽然没能卖给预设的对象,但价格上也不算吃亏。

正如叶董秘笑言:"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愿意以这个价格卖?"

看来,新三板的投资者们要想捡漏,也要擦亮双眼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