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用嘴加息加了一年 中国为何不能用嘴加息?

美联储用嘴加息加了一年 中国为何不能用嘴加息?
2016年12月12日 15:02 中金网

日前央行参事盛松成称,经济刚刚企稳,又临近年末流动性紧张的关头,目前中国不必也不太可能加息。12月15日美联储很可能率先加息,仍需观测明年其加息的进程和影响,以及中国通胀、经济运行等数据的变化,才能判断加息条件是否成熟。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接受第一财经的独家专访时称,经济企稳,但目前不太可能加息。

  最近因为人民币贬值,且恰恰中国近期通胀开始抬头,因此各界也开始议论加息的可能性,并认为加息似乎也是一种维稳人民币的手段,同时也能够达到防通胀、抑制资产泡沫的目的。

  在12月初,盛松成在某峰会上首次提及中国加息的话题,但被误解的在于,他所说的是“可以考虑加息”,并非近期加息。

  反观远在大洋彼岸的美联储,从去年12月首次加息后,便开始对外界表示,2016年仍预计将加息4次,然而至今连1次都未兑现,因此美联储也被称“用嘴加息”(英语缩写为“OE”,即Oral Easing,形似QE)。

  盛松成称,个人观点是,目前加息条件尚不完全成熟,我所说的‘可以考虑加息’,是说各类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加息了。

  为何目前不必加息?他分析称,首先,中国经济刚刚企稳,尽管今年全年GDP 6.7%基本可以实现,但明年复苏势头尚不明晰,现在加息会传出紧缩信号。经济的稳定、实现可持续的复苏非常重要,我不认为应该马上加息。

  第二,就外围因素来看,美联储说了一年都没有加息,其实‘用嘴加息’的过程就是不断释放掉最终加息影响的过程,利大于弊。中国又为何不能‘用嘴加息’?

  更重要的是,在美联储尚未行动、其明年加息进程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国无需抢先行动。

  第三,盛松成也强调了中美加息效果的不同。提到中国加息,加的实则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加息,加的则是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即银行向美联储拆借时的利率(美国存贷款利率已市场化)。

  其实中国货币市场已经开始收紧,十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上行,为何目前我们还要通过加息来释放出一个如此强烈的货币政策紧缩信号呢?

  当然,盛松成也肯定了近期经济复苏的势头,因此他认为,未来中国加息的条件也可能会成熟。

  首先,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最新11月CPI同比2.3%, PPI同比3.3%。如果继续发展,的确可以考虑加息,例如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1.5%,加息25个基点,就是1.75%。年底CPI突破2.5%、明年PPI突破5也有可能的。

  因此加息是有前提的——如果经济好转,通胀压力加大,加息是可能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