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宗商品就在大涨的边缘

为什么说大宗商品就在大涨的边缘
2017年03月09日 17:50 中金网

以25%的涨幅结束了2016年之后,大宗商品从看涨的投资者处得到了新的支持。投资银行花旗(Citigroup)预计大宗商品价格今年将因中国的需求以及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刺激下的通货膨胀而上涨。

  同时据彭博(Bloomberg)报道,对冲基金经理增加了他们对铜和石油价格的看涨头寸,COMEX和NYMEX市场上的净多头头寸已激增至历史新高。

  另外,全球制造业活动已连续六个月扩张,对未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来说是一个好兆头。全球PMI指数在2月份涨至69个月新高52.9, 美国和欧元区表现突出。

  亚洲瞄准26万亿美元

  对于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来说,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该区域在2016-2030年期间的基础设施开发成本在22.6-26万亿美元左右。这可以转化为每年约1.7万亿美元的全球投资。

  政府仅对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进行投资。目前,该地区25个经济体中政府对这些项目的投资总计仅8810亿美元,给国际投资者留下了可观的缺口去填补。

  为了吸引投资,首先需要对制度和法规进行改革。中国已计划削减铝、钢铁、煤的生产与空气污染作斗争。

  美国还需要3.9万亿美元

  1万亿美元听起来也许很多,但与美国2025年之前需要的用于重建基础设施的3.9万亿美元成本来说不算什么。这一数字是来自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的估计。

  美国最需要投资的领域之一是老化的堤坝。根据能源新闻媒体E&E的数据,美国9万个堤坝到2025年前将有70%至少已有50年历史,接近寿命极限。目前有1万5500个堤坝被认为属“高度危险的”。

  整修和升级这些设施的成本被估计在540亿美元左右。

  美国的基础设施 -- 从学校到街道再到下水道设施 -- 有超过80%所有权属私营或地方政府,无法接收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这给大宗商品或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留下了可观的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