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几层浪?——私募做市会是流动性的强生剂吗?

一石激起几层浪?——私募做市会是流动性的强生剂吗?
2016年09月21日 10:22 新三板智库

一做市商扩容,市场的呼声由来已久

2014年8月25日,做市商制度的落地曾被称作是“新三板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监管层及市场各方对做市商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交易价格的稳定性,发现挂牌公司股票的价值。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市场对做市运行的效果逐渐失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因于如下几点:

券商对做市定位存在偏差:政策初衷是让做市商通过促进市场流动性,赚取做市成交量佣金。然而券商一来资金有限,二来盈利目标要考核,捂股惜售或一味高抛套现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

供需矛盾引发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是9033家,做市企业数是1636家,而目前做市商均为主办券商且数量仅为86家,挂牌企业数:做市企业数:做市商数的比例为:105:19:1,且每家做市企业至少需要2家做市商,创新层标准三还要求做市商数量不少于6家。人的精力总是有限滴。

做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争夺做市筹码时“哄抬价格”,在市场低落时争相出货在业内并不鲜见,做市行业内的互信互利机制有待建立。

监管层方面也并不是对市场的声音充耳不闻。孩子别急,爹妈这不是在想办法嘛!

2014.12 证监会曾出台《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其他机构备案后,在新三板开展推荐业务、做市业务。

2015.6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指出,基金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等非券商机构参与推荐挂牌、股票做市的政策有望很快落地。同时,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的相关指引有望近期向市场征求意见。

2016.5 “PE参与新三板做市已获批”的消息在坊间疯传,不过监管层并未表态。

2016.8 隋强再度在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表示,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有望在年内推出相关制度。

2016.9.12股转公司召开私募机构做市业务试点工作部署会议,私募做市试点业务正式启动。

2016.9.14 《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正式出炉,私募机构做市的8个条件、4个基本环节与做市机构数量终于明确。

好家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底什么样的私募机构够格加入做市商行列,搅动市场流动性呢?

二私募做市门槛不低,满足条件的先试点

对于私募做市怎么推进,全国股转公司的基本调调是:稳步推进! 由于私募机构受监管程度、规范运作水平、合规意识相较于证券公司有所差距,为控制业务风险,初期采取试点方式,并适当控制试点规模,首批试点机构数量不超过10家。待试点开展一段时间后,适时总结试点效果,评估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可行性。

目前共有33家私募机构申请做市,包括21个股权基金、4个创投基金、7个证券投资基金和1个基金子公司。新三板智库对照上述要求筛选出满足做市条件的私募机构共有106家,名单猛戳以下链接《私募机构做市名单预测出炉!附私募机构做市深度点评》

当然,也不是所有满足标准的私募机构都对新三板做市业务感兴趣,目前私募做市也是处于试点的起步阶段,券商老大哥们参与做市两年有余,都不敢说经验丰富,部门私募机构可能会持观望态度。

三私募做市相比券商做市差异化安排?

全国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监管一致性的原则,私募机构享有与证券公司类做市商同等权利、义务,展业所适用的业务规定也相同。与此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也根据私募机构的业务运营特点,对其做出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具体包括:

第一,私募做市试点采用特殊经纪结算模式。负责人称,由于私募机构不具备结算参与人资格,私募做市商开展做市业务,应通过并仅可通过一家具有中国结算结算参与人资格的主办券商办理相关证券、资金的清算交收业务。

第二,为防范利益冲突,私募机构做市标的不得为其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直接或间接持股百分之十以上的股票。

第三,私募机构不得使用受托管理的客户资金进行做市,做市资金来源仅限于其自有资金。

四私募做市强还是券商做市强?他们是这么说的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与券商相比,一方面,私募机构受监管程度、规范运营水平、合规意识与券商有差距;另一方面,私募机构在管理上更有效率。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券商在多年的规范监管之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范运营范式,但也容易人浮于事、形式主义。引入私募后,能够对做市商群体行为进化起到推动作用。

陈宗超和中国国际科促会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员布娜新同时指出,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史要较私募早得多,纳入法律监管也早于私募,所以无论是从发展历史、监管经验还是内部风控,券商都较私募要成熟得多。与私募相比,券商有相应的风控、内控部门,并且定期接受证监会的巡视,投研人员也经常接受合规培训,在这一点上,私募行业整体存在较大差距。“但此次进入做市试点的私募机构,体量大、存续时间长,与券商的差距稍小,私募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风控岗位,防患于未然。”陈宗超表示。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认为,因为私募本身在新三板投入较大,它们进入新三板做市,盈利模式和券商不太一样。除了获得买卖价差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其以前在新三板的投入进行变现,因此私募对于搞活新三板交易会有更大的需求。所以,一家私募参与做市,对新三板的投入和影响,可能抵得上10家券商。不过,在程晓明看来,私募做市与券商做市,既有合作互补,也有竞争关系,长期来看,私募与券商有望旗鼓相当。

北京新鼎荣辉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与券商相比,私募更有价值判断能力,会用价值投资的逻辑来做市。实行私募做市试点,最核心的还是需要私募的价值判断能力,对于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私募做市能够起到平稳股价、托底的作用。

朱雀投资新三板团队认为,私募机制灵活,早期项目投研能力更强,但在资金投入方面难以和券商相比。此外,私募在系统和通道等方面可能会租用券商现有设施,会导致交易成本略高。

五私募VS 券商,哥们还是对手?

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指出,私募的进入对传统券商的冲击并不大。无论是现在的证券公司还是未来的私募机构,大家应该是在同样的规则体系下面发展做市业务,所以从这个有意义上来讲,市场对大家的要求是一致的,对现在证券公司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从规则上讲没有不一样的。在同样的监管背景下,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金元证券做市商部董事总经理何旭表示,对传统券商来说没有任何冲击,因为新三板市场足够大,现在已经九千多家挂牌公司了,将来可能会有上万家,上万的市场容纳几百个做市商都没有问题,美国的纳斯达克就有三千到四千个做市商。所以我觉得对券商的冲击是几乎没有的,因为一只股票的做市商是无上限的,券商和私募不是那种简单的竞争关系。

看来,券商做市商还是相当淡定的。不过市场多数人还是对私募做市报以不小期望。安信证券指出,当前投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PE/VC机构共708家,是现有做市商数量的8倍。若以国内私募基金总量来看,更是远超万家。引入私募作为新三板做市商,新三板做市商数量将迎来量级上的扩容,做市商资源将得到极大补充。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私募机构天然属性是价值投资。和券商做市角度不同,券商更注重做市本身盈利与否。私募做市可能会参与一些自己投资的企业,即使做市不赚钱,也愿去做;优质企业价值被低估时,私募参与做市,会使企业行情企稳;对于一些优质企业,私募通过定增等方式是参与不进去的,但通过做市可以合理价格获得这些企业的部分股票,对私募也是有利的。

广证恒生认为,本次评审虽只遴选出不超过10家私募机构进行做市业务试点,但有利于私募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的平稳起步。同时,私募机构参与做市是新三板市场一项新的尝试,预示未来全国股转公司可能进一步开放做市商的准入门槛,让更多不同类型的金融公司参与做市业务,促使做市商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价值发现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流动性。

如今,私募做市的最终试点名单还未出炉,私募究竟能否带来做市业务的新风向,我们拭目以待!

对私募做市相关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添加新三板智库微信公众号:xsbzhiku

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私募做市”,我们将邀请加入“私募做市”群聊,更多精彩,群内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