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业,请远离灰色地带!

金融创业,请远离灰色地带!
2016年09月07日 08:24 浩哥说

作者:田鸿飞

最近的P2P监管政策让很多相关领域的创业公司和投资人措手不及。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这不止是血与火的经验教训,有些人早已为此搭上了大半的身家前程。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大的宏观管控和趋势下,创业者本身甚至整个团队的力量都无比渺小。

所以在这里非常想和大家聊一聊,虽然源于政策红利,国内金融行业创业的机会巨大。但如何选择金融领域的创业方向,仍需要尊重金融市场领域的客观规律和行业规则。

多年来,我们一直沾沾自喜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超过了美国,却不去深究背后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是美国是全球市场经济最自由的国家,其金融市场竞争已非常充分,并不存在监管的盲区。

再加上老美的银行都比较争气,配合成熟的信用制度,早已能够提供远比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更为丰富的服务。所以美国的金融创业机会并不体现在对现有的金融模式、体系和制度的挑战上,而是集中在tech上,所以叫FinTech(金融科技)。

反观国内的情况,由于存在太多监管不明确的地方,再加上国内银行改革不彻底(大爷作风,服务不到位),产生了大量的真空地带,中国的金融行业创业机会才会如此之多。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的发展更快、规模更大,甚至还一度引起了各位大佬到底叫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的争论。但本质上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依靠的并不是FinTech这样的互联网创新,更多还是对监管灰色地带的快速突破。

正像此前P2P的火爆,只是在一个不充分竞争和尚未发展的市场高地,为旺盛的民间借贷需求,找到了一个暂时突破监管,或者还未来得及让监管层有所反应的泄洪口。中国很多的金融互联网创新,本质上都是以这样的快速业务拓展,来抵消慢速的监管政策。然后当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开始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来倒逼改革。

所以此次最严格的P2P监管政策,直接让行业内的很多人懵圈。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国家还是有非常强的风控意识和决断力的。

对于国内金融行业的创业者,由于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真可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来形容不同的创业抉择。今天仅以一己之言,给大家提供一些该如何选择金融创业方向的建议:

1.创业和投资的选择方向第一位是要合规,不仅仅是表面的合规,而是要正确理解监管意图的合规;

比如:对于证券,场外配资肯定不符合监管,虽然是非常赚钱的生意,但对于投资人肯定不是一个投资机会;

对于基金和信托产品大拆小,本该卖给高净值人群的高风险产品,却卖给了低风险承受人群,本质上也不符合监管意图。不管监管部门是否真正开始监管,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应该避免这样的创业模式;

对于美股证券公司富途和老虎证券,它们推行的内保外贷本质上帮助中国投资人规避了国家外汇限制,这个是非常清楚并不合规的;它们在中国宣传投资美股,发展美股用户,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区域限制,实现了金融的全球一体化。但通过互联网来突破监管的地理位置限制,同样是在灰色地带前行。

 2.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

作为创业公司,如果选择生产金融产品,那么就需要选择如何与传统金融行业定位差异。

比如: 大数据风控技术利用信息社会产生的大量信息,设计更多的风控维度,一些原来无法风控的地方可以风控了,比如供应链金融,正是受益于现在企业的信息化提高了。

还有,基于淘宝卖家和京东卖家的保理业务,原来的困扰是小规模交易数据很难收集,现在却集中于电子商务平台,从而产生新的创业机会。

大数据还覆盖到了长尾需求,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比如小额贷款,正是通过廉价收集信息和大范围分散风险来做到风控。

反面的例子是现在P2P行业的大额贷款,如果风控系统应用的是传统银行的风控技术,那么这些P2P公司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处理效率,另外一方面很可能承担了额外的风险。对于这些企业,就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传统监管,承担监管成本,否则就是传统银行经常抱怨的P2P在进行制度套利。

当然如果这些P2P公司收集到了额外传统银行没有收集到的风控信息,那么理论上传统银行很愿意和这些企业合作并且提供低成本的贷款资金,或者这些公司有机会转型为传统银行的技术服务提供商。

举例有:群星金融的供应链平台上集合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所以接入了很多合作银行;什马金融因为解决了电动自行车深入到农村的渠道问题,所以吸引了来自北京消费金融公司的低成本资金。

3.创业的机会在于效率的提高,包括营销效率和内部工作效率;

因为现在的信息渠道转移到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自然产生了很多为传统银行做服务的创业机会。

4. 创新型创业,比如去媒介的P2P创业机会;

所谓P2P就是信息撮合,信息完全披露,借贷双方自由交易。至于如何分散投资风险和是否需要认证合格投资人资格,是另外的问题。

P2P存在的商业合理性,是因为传统银行资金归集和错配的成本太高,造成了传统银行覆盖小额贷款的效率太低。所以对小额贷款,P2P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

但现在如果用P2P来做大额贷款,那么本身就已经脱离了P2P应该专注于个人和微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本意。再加上,从风控能力上,P2P公司是远远不及银行的,一旦出现大额坏账,连锁反应引发的危机,远远是P2P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创业者来说,未来如果能够应用区块链技术到P2P行业,实现低成本的监管、征信、去第三方支付的快捷交易等,完成去中介化,相关领域的创业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5.选择何种模式,决定未来的空间

我并不反对在创业初期,选择的切入机会存在一定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随着业务的逐渐展开,一定要准备好路径迁移,不能长期依靠政策红利。

微信公众号:浩哥说(ID:haogetalks),程浩,迅雷创始人,目前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创业服务/VR/AR/人工智能的投资,欢迎创业者发送BP到steve@ivision.vc邮箱与我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