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掌财经丨从正名到赚钱 共享汽车差多远?

云掌财经丨从正名到赚钱 共享汽车差多远?
2017年06月02日 18:08 云掌财经

以汽车行业为例,日益火爆的分时租赁无法阻挡私家车的普及,“久治不愈”的道路交通反而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一丝契机。

即便正向着共产主义迈进,经济与资产的私有化却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以汽车行业为例,日益火爆的分时租赁无法阻挡私家车的普及,“久治不愈”的道路交通反而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一丝契机。

借助共享单车的东风,汽车分时租赁再度成为投资者眼中炙手可热的商品。短短数月,就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落地生根。作为汽车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共享汽车的火爆本就无可厚非,然而随着6月1日两部委《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正式出台,官方定调下的共享出行反倒多了一重特殊的意味。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相比过去网约车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这次对共享汽车“上纲上线”着实有了些未雨绸缪的意思。共享汽车如今正蓄势待发,“一纸文书”倒是令那些纠结于汽车业务运营成本高、盈利难度大的投资商更显尴尬。话虽如此,当前市场向共享经济过度的道路上,共享汽车已然打响了第一枪。

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早在共享经济的概念萌生之日起,目标人群的选择都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缺乏人力日常运营,如今绝大部分共享汽车都面临着状况不断和车内环境的危机。体验差,费用高……解决这些显然比一味的提供优惠补贴更为重要。

再有就是便捷度的问题,与传统出租车乃至私家车相比,高效便捷地还车、取车似乎才是真正主导用户选择的核心。这些考验的是运营商的组织能力。《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提到:分时租赁经营者要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强化车辆组织调配,加强车辆日常管理,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等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企业盈利迫在眉睫

此后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盈利问题,不止局限于汽车方面。现阶段我国分时租赁行业中,盈利难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在内,大部分企业都是赔本赚吆喝,长久看来难以维系。有业内人士认为:强化运营、提升自身平台造血能力是拿到巨额融资的基础。然而结合实际,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仍旧难以改变一家企业的市场地位。如何扭转局面?唯有提升自身服务与造血能力。

新政出台之后,资本进入市场的速度自然会进一步加快。《征求意见稿》指出,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制定汽车租赁业发展规划,万事快人一步才好抢占先机。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互联网出行的博弈依旧是未来几年内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了资本的推波助澜,网约车与共享单车市场都已经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创业奇迹。共享汽车门槛更高,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期望。谁会成为下一个龙头?仅靠资源可远远不够。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