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掌财经丨乐视股东会匆忙结束 孙宏斌能力挽狂澜吗

云掌财经丨乐视股东会匆忙结束 孙宏斌能力挽狂澜吗
2017年07月18日 10:19 云掌财经

作者:云掌财经 财乐

孙宏斌 乐视 融创

最近孙宏斌和融创着实火了一把,有段子手说IPO之后还有孙宏斌轮,有人说孙宏斌做了最大的接盘侠,接了乐视还能接王首富,人家都把烂摊子给孙宏斌。

7月17日下午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乐视2017临时股东大会闪电结束。

孙宏斌在乐视股东大会结束前总结陈词,他说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的大屏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确实有些困难,现在第一步是把债权人稳定,然后我们再借点钱,资金不是问题。第二个问题,关联交易怎么办?比如我们融创,我们没想降低负债率,降低负债率我们没办法发展,我们账上还有现金。乐视网、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的业务都是好的,资产重置的话就废了,现在是有困难,肯定是个好东西。我们会尽力解决。

孙宏斌能力挽狂澜吗?

2017年刚刚过半,可如果提前评选2017年度经济人物的话,我想,在近段时间出尽风头的孙宏斌,肯定会预定一个席位。

毫无疑问,孙宏斌是当今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经济人物之一。看他的历程,从少年得志,到意外沉沦,然后东山再起,顺风顺水后又“马失前蹄”,接着又风光无限,就像一部事先写好的剧本,跌宕起伏。

经济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其经历中一览无遗。

但如今,孙宏斌,可能面临着他创业之后最大的一次考验:接手一个即将坍塌的乐视,收购可能是让自己充当接盘侠的万达文旅和酒店项目。这二者,均属明日黄花,而今天洗尽铅华、繁华落尽,前途难卜。不夸张地说,乐视有大厦将倾之势,而万达的文旅和酒店则是一个大大的烫手山芋。这,是一个机会,可又何尝不是一次对危机的拯救?那么,孙宏斌能力挽狂澜吗?

“力挽狂澜”这四个字,用在乐视网身上是极其恰当的。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再把贾跃亭那部分乐视与融创、孙宏斌放在一起。我们,只考虑属于融创和孙宏斌的那部分乐视,新乐视。

一度是视频网站财报楷模的乐视网,最近为我们奉上了一份很不好看的业绩预告。

7月14日,乐视网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称,乐视网2017年上半年预亏6.4亿元(63,668.34 万元—64,168.34 万元)左右;“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规模较大约为 2.3 亿元,其中无形资产版权减值准备 1.30 亿元、存货跌价准备 0.02 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0.98亿元”。

新乐视依旧充满挑战

然而,这一系列调整依旧仅仅只是乐视救盘行动的开始。摆在孙宏斌及梁军、张昭面前的挑战依旧十分巨大。

财报已经在告急。根据7月14日乐视网披露的公告,预计2017年上半年乐视网亏损6.37亿至6.42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84亿元。

乐视网方面解释称,“由于受到乐视体系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影响,加之公司品牌受到一定冲击,随之客户粘性出现波动,公司的广告收入、终端收入以及会员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为了坚持精品内容的独播策略,公司在二季度未对外进行版权分销业务,导致版权分销收入同期也大幅下滑。”

这一解释中,资金流动性紧张,与品牌冲击是最大的两个关键词。而这二者,无疑来自于整个乐视体系资金危机的影响。

股价是另一枚定时炸弹。由于贾跃亭此前质押了大量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股份用于非上市公司发展,乐视网也被这一系列产生于非上市公司的负面消息所累。从去年11月以来,乐视网股价从45元上下的高点,跌至目前停牌时的30.68元,总跌幅高达30%以上。

而银行对乐视网申请的财产冻结,正进一步加重这一危机。

据报道,在招行上海川北支行的申请下,贾跃亭夫妇和乐视系12.37亿元的资产已遭到上海市高级法院冻结,原因是贷款逾期未还。不仅如此,乐视系公司此前向平安银行通过中间机构贷款约50亿元,截至目前贷款远未偿清,债权方不排除也将使用资产冻结等方式催款。

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解释,一般而言,股权遭冻结短期内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直接影响,但变数在于贾跃亭与债权人会签订怎样的补充协议,一旦双方最终无法达成一致,不排除股份被强制沽清的可能,此时不仅将影响非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公司也将遭受冲击。

“一旦股票在二级市场遭到抛售,乐视网股价也有可能迎来持续大跌,这将成为压倒乐视的最后一根稻草。”上述人士表示。

乐视网当前处于停牌阶段,可暂时规避上述危机。但证监会在去年9月就已开始试图缩短整个证券市场的停牌时间,无限期停牌几无可能。事实上,自4月17日因重大事项重组停牌以来,乐视网已经发布多次公告公示进展;根据最新公告,这一日期的最终时限在10月18日之前。

这意味着,如果在10月18日之前乐视网无法恢复投资者信心,即便银行及机构不挤兑,陷入恐慌的股东也大概率对其股票进行抛售,乐视网股价将如近期众多机构预期那样大跌。

无论是孙宏斌,抑或是贾跃亭,都无法承受这一结局的严重后果。对他们而言,这是决不可发生的未来,但若要阻止其发生,困难重重。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融创真的有钱应对这场惊天收购吗?

融创进入乐视网,手笔已经不小;而收购万达的资产,在中国,就算是惊天收购了。

那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频频收购的融创,真的有钱应当这场惊天收购吗?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看到网上流传的一段孙宏斌的内部演讲,其中有这么几句:“你要买对地方、买对时间,多借点钱。对现在来说,如果有钱的话放到账上别着急花,后面还有机会。现在还不是时间,多借点钱,最好借的长一点,可以穿越周期的。这就是我说的投资逻辑。”

看来,他投资的核心逻辑已经很明了。

而看融创2016年的财报,融创在2016年底持有现金698亿元。孙宏斌也曾经说,到2017年6月底,融创账上还有现金900多亿。这样看,融创的现金用来购买万达资产的话,应该还绰绰有余。但是,根据一些媒体对融创财报以及其他资料的分析,融创账面现金又以借贷收入居多。

当然,融创的房地产经营会带来大笔现金收入。根据融创财报称,“二零一七年,本公司预计将有大约82个全新项目推盘开售,预计货值将超过人民币1,800亿元,加上二零一六年底尚未出售的资源及老项目新推资源,二零一七年总可售资源将超过人民币4,100亿元。”按照融创账面毛利率13.7%(真实毛利率为23.4%)的盈利能力,如果房地产销售情况很好的话,融创也能应付这次收购。

但是,前提是房地产销售情况很好。

而根据统计,2017年到目前,包括万达资产在内,融创中国已经发起8笔并购。

这,就很难了。之前,有人提到过“顺驰”二字,这虽然不合时宜,却也不得不让人警惕。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