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投资局:8亿保底,21家公司抱团参与

《战狼2》投资局:8亿保底,21家公司抱团参与
2017年08月02日 09:32 云掌财经

作者:云掌财经 财心

“你看这些年被资本绑架的电影全死了。所以我不能被资本“强奸”,我要睡了资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京直言不讳。

96小时,《战狼2》总票房突破12亿。吴京终于成为继李连杰、甄子丹之后又一个动作巨星,而这一天,距吴京1995年去香港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已经过去了20多年。

今年略显冷淡的暑期档上半场之后,《战狼2》终于让观众重拾对国产片的信心,它对未来中国电影类型片的发展也具有风向标意义。这部电影,无论对吴京,还是对中国电影,都将是一部重要作品。

在《战狼2》火热的背后,对其承诺保底发行的北京文化(000802.SZ)成为最大收益方。7月31日,北京文化更是一字涨停,报收16.5元/股,涨幅10%。实际上,自7月27日,《战狼2》上影当天,一直股价低迷的北京文化便开始逆势上涨,至7月31日收盘,仅仅三个交易日,其累计涨幅便已近22%。

7月31日晚间,北京文化公告显示,《战狼2》票房收入已经超过其2016年营业收入的50%。而包括华创证券、广发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均将《战狼2》的票房成绩预测到道15亿元以上,华创证券更是给出20亿元的市场预测。按此计算,广发证券测算,《战狼2》有望为北京文化贡献超6000万元的业绩。

<strong>“不屈服于资本,站着也要把钱挣了”</strong>

2015年,吴京拍摄《战狼1》起初黑马姿势爆发,连吴京自己也没想到这么火。因为国内像战狼这种类型的军事电影以前不多,在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中是否能够取得成功难以预估,获得的投资也很有限。

一开始,《战狼2》的投资仅为8000万元,剧组跑到非洲实地实景拍摄,因为当地动乱而导致拍摄计划受阻,摄影执导、制片主任等主创也因为毒虫叮咬和食物中毒相继住院,最终超期严重,直到2016年暑假才在被确定保底发行之后追加了部分投资。

参与保底的是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两家公司,保底价格为8亿元。按照彼时公布的保底发行协议,《战狼2》主要出品方,也即吴京旗下的登峰国际,将获得不少于2.17亿的收益。如今《战狼2》势如破竹,若最终票房突破20亿元,吴京代表的出品方很可能有接近4亿元入账。即便如此前传闻,《战狼2》制作费高达1.5亿到2亿元,按照如今票房走势,吴京依旧大赚。

当然,更高兴的应是两家保底公司。从去年开始,市场大盘降温,保底发行失败的案例不断爆出。如今,尚未结束的7月,有两部热门电影也搭上保底大潮,《绝世高手》和《绣春刀2》。《绝世高手》上映近一个月,仅有1亿票房进账,而它的保底方是按照3亿票房的标准签下的发行协议。另一部由宁浩监制并出品的古装动作新IP《绣春刀:修罗战场》,由聚合影联和启泰远洋文化共同保底,金额3.97亿;《绣春刀2》上映两周,虽然拿下2.53亿票房,但在《战狼2》、《建军大业》两片的高压态势之下却已很难达到此前定下的保底分账红线。

除了参与保底的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参与《战狼2》这场盛宴的宾客众多,一共有14家出品方和7家发行方。不仅吸引了登峰国际以及春秋时代几家“老”出品方,还包括万达影业、博纳影业等多家“新面孔”。而没有直接在《战狼2》参与方现身的光线传媒,也在与投资者互动中表示了和该电影的相关性。

这般寥落的市场环境,《战狼2》的各家投资方当真押对了宝。

其实,在资本纷至沓来的时候,吴京却发觉自己依然鲜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创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为这些资本是想要来赚钱的,商业目的很明确。

“你看这些年被资本绑架的电影全死了。所以我不能被资本“强奸”,我要睡了资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京直言不讳。

在拍摄之前还有一段小花絮,早先吴京在发布会上透露,原先的女主角在开拍前一天临时加片酬,无奈之下吴京撤了女主角,邀请自己的老搭档,曾经合作电影《狼牙》的卢靖姗来救场。

“目标太清晰了,要让我屈服于商业,屈服于金融(资本),要用流量高的演员,我说我绝不!我拍就要按我的来,(否则)我不要你的投资,我自己再拿钱,不行就再卖房子去。”

结果,没有用有流量的“小鲜肉”和“花旦”,没有屈服于资本的商业考量,《战狼2》反倒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向大丰收。

<strong>是抱团取暖还是利益捆绑?</strong>

以前,一部电影通常只有4~5家出品、发行方,涵盖制片、院线、发行、宣传即可。

但一些业内人士已经明显感觉到,这种现象在以前并不常见。过去的电影中,出品方一般也就三五个名字,而在最近几年,大导演的影片出品方名单越来越长。

《战狼2》背后才14家出品方,7家发行方,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年初的《西游伏妖篇》光出品方就达到21家,不久前上映的《绝世高手》也有21家出品方,甚至《建军大业》背后站着31家出品公司。

一部影片,除去其自己保留的股权,剩下的股权分给了一些关系较好的公司、个人、基金等,而这些分散出去的股权在层层转手之后,现在已经被分成了将近200份投资股权。

还有一些和片方或者导演关系好的个人,可能在开拍前就拿到了小部分股权,然后转手就卖给下家,自己赚中间的差价,实际的钱都不用出。

据了解,在出品方变多的情况下,主控方的项目份额并没有减少很多,反而是后来入局的公司拿到的份额比较小。

“《绝世高手》中,往外分了600万份额,每家60万拿1%,像小米影业基本都是拿了很少的比例。”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建军大业》就更夸张了。

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军大业》中不少投资方只有0.5%的份额。因为有将近40家投资方想投资这部影片。

“如果这个给10%,那个给5%,能有这么多的投资方吗?这么好的项目,而且还有很重大的意义。这些人都不在乎这部片子投资是不是能赚钱,就是恨不得0.5%也行,只要能参与,片头有他们公司的名字,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们做片头、片尾字幕都很费劲,唯恐落了一个人。”喇培康说。

以前,几家出品方就能码起一个电影项目盘子,也想把更多利益留给自己,并不想跟被人分摊,但在市场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提前转嫁风险,引入越来越多的投资方。

现在,再好的片子也很难精确预计票房。所以,出品方愿意用释放极少的份额吸引多家投资方,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一起。

此外,在整体市场好项目稀缺的情况下,引入更多投资方也会处于部分资源置换的考虑。

“比如,你给我一点份额,让我赚一点钱,我下一部片子,你想投资的话,我可以给你开放份额。这种情况下,相互交换两千万资金的投资份额,可能都不用过账,但是两家出品方都会在双方的项目中露出。说句不好听的,一家出品方就包场,还能包很多票房出来呢。”上述业内人士透露。

不仅业内的公司在抢资源,随着这两年更多的金融资本介入电影产业,好项目正在被各路资本争抢。

“很多上市公司也是到处找项目,能投进去一个好项目,股市上就很好讲故事了。”聚合影联一位发行人士表示。

随着影视资源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未来,数量庞大的出品方军团会越来越常见。

<strong>《战狼2》对中国电影未来影响</strong>

在这个略显冷淡的2017年暑期档,《战狼2》的出现,用一个词形容,恰逢其时。

为什么这么说呢?

<strong>第一,《战狼2》提振了国产片的信心。</strong>

可以说,自从去年春节档高潮后,中国电影在票房上进入了一个小冰期。当《捉妖记》打开国产电影20亿线,当《美人鱼》创造30亿新记录,大家都以为20亿会逐渐成为中国电影新常态时,现实却是国产片连过10亿都不容易。

市场似乎忽然对国产片失去了信心。本来大家都希望今年春节档两部大片能挽回形势,但《西游2》和《功夫瑜伽》口碑不够,票房高开低走,进一步打击了观众对国产片的信心。

于是春节档过后,国产片疲态尽显,一直被好莱坞大片碾压;暑期档来临以后,被寄予厚望的《悟空传》并没有打响头炮,口碑出色的《大护法》、《闪光少女》等电影叫好不叫座,号称“国产保护月”,风头全被唯一一部好莱坞动画片《小黄人3》给抢了去。

在这种形势下,《战狼2》的出现,可以说是力挽狂澜,让大家相信,优秀的国产片依然会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同,只要你做得足够好。

<strong>第二,《战狼2》将开启国产电影新局面。</strong>

一般来说电影市场每5-7年就会有一股新的潮流出现,中国电影是从2010年迈入百亿之后形成目前的局面。

在过去这几年,国产片最赚钱的类型是虚构题材特效大片,拍摄最多的类型片则是国产青春爱情片。从章子怡的《非常完美》开始,到赵薇《致青春》,国产青春爱情片是过去5年国产电影最常见的类型片。

但也许是审美疲劳,也许是制作水平不够,加上这两年主演的“小鲜肉”们负面新闻太多,国产青春爱情片逐渐成为市场毒瘤,连带着国产片的形象也被拖累。

某种程度上,看小鲜肉主演的电影,甚至看国产片,似乎成了一种较low的行为。为什么今年以来,像《生化危机终章》那样被认为是烂片的好莱坞大片,也能在中国市场频频收获10亿票房?恐怕这里面有观众对国产片的某种报复心理,既然你国产片都是烂片,那我只好去看好莱坞大片了,至少还有个场面吧。

所以说国产片不能再走老路了,必须要有所创新,市场也呼唤新的类型片来改变观众这两年对国产片的刻板印象。《战狼2》就是市场需求的新类型。

一方面,在题材上它关注我们当下真实生活,不同于以往虚幻和娱乐为主的国产大片,观众更有代入感;另一方面,在气质上它足够硬,足够燃,改变了过去“小鲜肉”横行的阴柔气。

可以预见,随着《战狼2》的票房成功,未来会有更多电影人去拍摄更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更多的爱国主义题材影片,更接地气的影片。相信《战狼2》极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未来几年格局,以一己之力开创国产电影新的形势。

20多年前,从北京去往香港寻梦的吴京,大概想不到能走到今天。从香港又回归内地,没有在香港电影体系下圆梦的吴京,终于靠着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的东风,找出了一条现代军事题材类型片之路。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类型电影的全新类型,这离不开吴京的个人奋斗,也离不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历史进程。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