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赴美上市、比肩安踏,这家体育品牌为何倒下了?

曾经赴美上市、比肩安踏,这家体育品牌为何倒下了?
2017年09月11日 21:13 云掌财经

作者:云掌财经 财努力

从赴美上市的风光无二到宣布破产的惨淡结局,喜得龙一路的发展见证了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起起落落。

2017年5月9日晋江市人民法院在媒体发布公告称,已裁定终止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得龙”)重整程序,喜得龙正式宣告破产。

喜得龙,这曾是一家红极一时的晋江系运动鞋服品牌。当年请国际天皇巨星郭富城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2004年实现年销售680万双旅游鞋、服装年产值450万套、年销售额达6.2亿元的佳绩。

2009年喜得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昔日风光之时,谁曾想到今日落魄?

喜得龙,前身原为九州奔克,总裁林水盘在1986年高中辍学后,就开始谋划要开办工厂以赚钱1992年,由学徒起步的林水盘创办了一家小鞋厂做代工。鞋厂厂房很小,“条件非常简陋,厂房是租的,车间天花板的原材料都是沥青”,这就是喜得龙最初的模样。公司不断壮大,到了90年代末,已经比建厂之初扩大150多倍,成为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2001年喜得龙的创始人林水盘注册了“喜得龙”这个商标,并邀请了原国家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做形象大使。2002年,喜得龙的形象代言人换成了香港天皇巨星郭富城,全面进军休闲服装市场,之后以二三线城市为重心开始迅速发展。

当时正值郭富城在内地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这也让喜得龙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知名度。此后,喜得龙开始布局线下销售渠道,到2007年,在全国共开设了2519家店面,并通过分销商销售产品,由他们直接或经第三方间接经营喜得龙零售店。由分销商经营的零售网络覆盖中国26个省市,在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

一路高歌猛进的喜得龙2008年开始尝试在香港上市,不过并未成功,好在之后高盛4亿元入股喜得龙,在高盛的帮助下,2009年10月30日,喜得龙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运动消费类品牌。那是喜得龙无比风光的一年。经历虚假借贷、香港IPO骤停等风波后,纳斯达克的一声钟响洗尽前尘,喜得龙正式成为国内首家于美国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林水盘也由此站上了人生高点。

喜得龙上市后股价一路高涨,品牌前景也被很多人看好。以“EDS”作为股票代码的喜得龙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股价不过7.9美元多,这个数值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13.69美元,之后常年稳定在9美元左右。

2010年喜得龙共新增店面近700家,全国店铺总量超过4000家,。

2012年喜得龙获得“最具幸福感企业”称号,喜得龙创始人林水盘也获得了2013年晋江年度十大产经人物。

截至2013年年末,公司零售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拥有数千家零售店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喜得龙在二、三线城市,尤其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已成为中国五大运动服装品牌之一。

但是后来喜得龙的发展状况却没有如他们预料的那样顺利。这种扩张举措并未使喜得龙一路高歌猛进,过快的扩张反到使得行业集中度加剧,二三线市场拼杀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核心竞争力的喜得龙在2013年触底。2009年至2011年期间,其收入连续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下滑。到了2013年3月,喜得龙发布财报后,其股价暴跌13.99%,公司市值也只有3113万美元。当年,其年利润仅有6554万美元。随着业绩的下滑,喜得龙股价也走向疲弱,市值由最高的5.95亿美元缩水至9188.85万美元。

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零售呈现出疲软状态,李宁、安踏等品牌均陷入关店潮,喜得龙也未能幸免。

2014年4月,喜得龙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考虑及投票通过2013年12月2日订立的私有化协议。最终结局正如其公告,喜得龙退出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喜得龙的业绩下滑严重。但当各大运动品牌纷纷布局电商时,喜得龙却迟迟不见动作,直到2015年3月19日,才开始布局网络分销系统,而销售的产品却基本是旧款,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被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安踏已经成为销售破百亿品牌,而李宁也从亏损的泥潭中拔出,实现了盈利,这一系列的变化也说明传统企业的发展,也遵循优胜劣汰,若不能尽快找准定位完成转型,面临的只有被淘汰。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