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减持公告扎堆 这情形仅出现在2015年股灾时

终止减持公告扎堆 这情形仅出现在2015年股灾时
2017年12月13日 21:43 智能选股王

近期A股市场“不太平”,小盘股跌的那叫一个惨,多家上市公司股价盘中创出了年内新低,在此情形下,上市公司开始出现各种形式的“护盘”,股东终止减持、增持、大股东实控人等兜底增持的积极信号开始逐步显现。

上市公司如此扎堆的宣布终止减持公告,还要追述至2015年股灾期间。2015年7月,10家公司宣布终止减持计划。

减持新规显威力,大股东要“照章办事”

“减持”这个词在二级市场上从来都不是什么利多的字眼,近年热度较高的定增迎来解禁期,不少财务投资者将选择“清仓式”减持,这对股价造成极大的压力,股民深受其害。

为了减缓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减持新规使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方式、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本所报告减持计划,并予以公告。

2、一些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过桥减持”,规避了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比例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实施细则》作出了相应规定,以保障减持制度的实施效果,防止监管套利。一是要求出让方须遵守减持数量限制。大股东、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相应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二是要求受让方须遵守6个月禁止转让限制。对通过大宗交易,受让大股东集中竞价交易买入股份以外的股份,或者受让其他股东持有的特定股份,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让。受让方通过大宗交易受让前述股份以外的其他股份的,则不受6个月的禁止转让限制。

随着减持新规的发布,大股东减持行为受到约束,再加上股市近期的持续调整,手里的股票还没卖呢,股价都已经腰斩了,这对股东们也不利。比如,雪莱特在10月12日披露了董监高减持计划,到了11月28日公司变卦公告取消董监高减持计划,在此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5%。另外,苏州恒久和仙坛股份这2家公司的股价遭腰斩,华锋股份、智度股份、万润科技等3家公司跌幅超过40%。

上市公司终止减持背后有何隐情?

进入11月份,发布终止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十个月,A股一共只有19家公司发布终止减持公告。11月,终止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剧增至9家。12月已有14家上市公司发布终止减持公告。

“终止减持”激增的背后,股东们的说法大都是套路活儿,比如“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和长期价值的信心”、“原减持计划的资金需求已解决”等等,本质上看,股价大幅下跌、减持新规下难觅接盘方才是主要原因。

对于一些公司股东终止减持,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近期市场持续调整,尤其是白马股高位出现回落。一些公司股东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宣布终止减持计划,此举有利于稳定公司股价,尤其是一些此前因减持计划而大跌的优质股。”

宋清辉分析称,上市公司扎堆发布终止减持计划,一般伴随着市场和个股的大跌,部分公司股东希望通过终止减持计划来稳定股价。一些公司股东还未减持,股价就已大跌,对股东来说也不利。如果市场继续疲弱,不排除会有更多公司股东、高管宣布终止减持计划甚至增持。

哪类增持和减持值得关注呢?中泰证券分析师唐军表示,从力度上看,增持力度越大,长期表现越好。从次数上看,公司历史鲜有减持,突然发生高管减持尤其需要警惕;公司历史频繁减持,高管再去减持的利空程度比较有限;公司历史频繁增持,高管再去增持的利好程度比较有限。从时点上看,年尾和年初的增减持往往透露隐藏信息,公告披露之前的“敏感期”对股价有明显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所含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供分享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若据此入市操作,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