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移动支付革命,是如何被“扫”出来的?

这场移动支付革命,是如何被“扫”出来的?
2016年12月22日 17:01 DT财经

摘要: 2016年,DT君用数据持续记录了这场席卷中国的消费大升级,也感受到了既有消费边界被你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打破、重构。跨年之际,DT君来回顾下过去这年里个人觉得最有意思、也最关乎未来的8点变化。

文/ 张弦

2016年,在各种移动支付工具的不断“讨好”下,你可能已经养成了出门不带现金的习惯。

在DT君的印象中,“大额消费刷卡,小额消费付现”一直是很多人所习惯的付款方式。现在,传统的付款习惯迅速被打破,越来越多人无论大额、小额都不再付现,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支付完成。

这种快速转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两个大背景不得不提:

一方面,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为抢夺线下支付这块大蛋糕,使出了“洪荒之力”,不断用“满减”、“随机减”等优惠来培养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而消费者实际上也对这种“小恩小惠”十分买账。

另一方面,中国银联也在积极布局全新的支付品牌“银联云闪付”,像是Apple Pay、Samsung Pay等在国内就借助了银联的移动支付服务。

过去两年,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速度堪称是“坐火箭”。数据会说话,第三方支付取得的进展其实都已被央妈“记录在案”:

从支付金额来看,包含了互联网支付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金额近三年以大步快跑的节奏往上蹿,并在2015年第四季度一举赶超了银行卡交易消费业务的金额以及银行卡信贷规模总额,且两者的差距在2016年快速拉开。

在央行的统计中,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除了包含互联网支付,也包含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这四类支付方式中,互联网支付对总体业务金额的贡献量肯定是远超其他三类支付。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外出吃饭、打车、买机票、叫外卖样样都能通过手机解决。可以说,出门不带钱包不仅“饿不着冻不到”、相反还很可能享受更多的优惠。

不过,要过上上面这种不带现金的生活,却有一些必备条件:

除了一部智能手机,当然你还得放下你所担忧的“资金安全”,乐意把你的银行卡信息交给至少一家移动支付工具。

说到这,DT君觉得有必要带你快速盘点一番目前国内移动支付行业的主要“玩家”。围绕你的手机,他们在过去一年展开了激烈争夺,让这个市场愈发风生水起。

先来看支付宝。“双12”是支付宝线下支付战役的标志性活动,据支付宝方面提供的数据,今年参与支付宝“双12”的商家数为100万,相比2014年支付宝首次“双12”活动时增长了50倍。

支付宝的铺线战略是:砸!重!金!今年“双12”,支付宝的“五折优惠”大致是这么玩儿的:支付宝支付/充值XXX,最高可享5折优惠,XX元封顶。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有效,人们真的会为了几毛钱、几块钱的优惠,接受了另一种支付方式,并把它变成了习惯。比如,今年“双12”期间,上海交通卡、广州羊城通、深圳通的用户通过支付宝充值的人次超过了45万,同比增长了83.7%。

接着再来看看微信支付。在支付宝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大头的情况下,微信除了正面对抗外,还有一些“独辟蹊径”的新做法——比如开拓一些支付宝未曾拿下的“新市场”。

典型一例就是最近刷屏的微信支付“牵手”星巴克。在这之前,星巴克一直是通过绑定星礼卡、星享卡,制造自己的生态闭环系统,除了星巴克自己的消费卡和App之外,支持的移动支付方式仅有Apple Pay、Samsung Pay等,但这些Pay类近场支付方式对手机设备以及POS机是有一定硬件要求,用户使用频率受限。

现在星巴克能用微信进行扫码支付,硬件问题终于也拦不住天朝人民用手机付款买星爸爸了!

移动支付领域的另一个大玩家,是每个银行卡持有人都很熟悉的中国银联。

在抢夺移动支付这块蛋糕的盛宴下,银联的光芒似乎常常被别人遮盖。就拿Apple Pay、Samsung Pay来说,其实在国内都借用了银联的云闪付技术。“银联云闪付”正是银联推出的移动支付品牌。

今年“双12”的线下支付战中,银联云闪付其实也有参战,且活动时间比支付宝更长,优惠力度更大。

银联这么拼,自然是希望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抢夺市场,只不过,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比,看上去银联在这块战场上有点处于下风。就比如最近的“双12”,银联得到关注度就远不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或许和银联缺少支付宝、微信等“王牌”级App入口,以及这两大App背后的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时刻都处于舆论中心等因素不无关系。

毫无疑问,中国移动支付势头如火如荼,很大程度就是靠上面这几大玩家的竞争推动,所以DT君的观点是:再来几个土豪入场吧!

移动支付市场争夺战可能刚刚开始,只要监管体系完善,行业玩家多一点,市场竞争高一点,消费者所获得的福利可能会更多、用户体验也会更佳,也越容易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出现“无现金社会”也不是全无可能。

(联系本文作者张弦:zhangxian@dtcj.com)

关注DT财经公众号“DTcaijing”,或下载DT财经APP“DT·一财”阅读原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