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中国银行业面临最严峻经营压力?银行业大佬这样说

​ 据说中国银行业面临最严峻经营压力?银行业大佬这样说
2016年07月08日 10:46 弥达斯金融

一眨眼,咻——

2016年过去一半。

沪指好不容易从2810一口气涨到了3020点,银行业的砖家就赶紧跳出来刷存在感了:

一个说“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面临自2004年国有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资产、改制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一个又说:“中国银行业现在腹背受敌,中国的银行业明天会好吗?我们在还历史的账,这世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本来天气湿热,洪水泛滥,不少人犯困,厌食……可到看到这些,弥小斯瞬间来劲儿了,这都是什么鬼?

于是乎,弥小斯决定认真的深挖一下银行业的大佬都在说些啥?以及吃瓜群众是什么看的?!

平安银行行长 邵平

1
当前银行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形势,为何会说现在进入了一个“焦虑时刻”?

银行的利润增速断崖式下跌,从2011年的30%多的高增长到现在接近零增长,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更为严酷的现实是商业银行不良率的攀升,今年一季度,行业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到4.01%,拨备覆盖率下滑到175.03%;在新增信贷的投向上也面临“资产荒”的问题,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

面对当下的困境,你有什么思考或者建议可以分享?
最近我始终在思考银行业的一个术语:RAROC——就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我认为要摒弃短期的激进,回归长远的理性,使银行长期保持稳定的RAROC回报,这就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另外,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提升管理水平,此乃银行经营的“术”。
明晰了“道”和“术”,把握了长周期经营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客观看待银行当前的困难——这是在经济大周期下银行所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会真正塑造出兼具“道”和“术”的银行家,诞生出中国的银行家精神。那么,什么是我们心中的银行家精神呢?
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要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信仰:金融是“剩者为王”的行业,稳健才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门;第二,要矢志不移地加强战略管理:首先,要有保持战略定力的决心。其次,银行要实现行稳致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既定战略的实施,形成“集中、连续、一致”的战略行动;第三,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第四,要有创新的精神内核:顺应政策而非寻求套利;支持实体而非资金空转;控制风险而非推波助澜。
吃瓜 | 群众 | 说

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 于学军

2
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在何时爆发的?现状如何?
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爆发实际上最早就是在2012年开始,首先在江浙沪东部沿海地区反映出来,近三年不断地向中西部蔓延。到今年5月末的最新统计,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大大地超过两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达到2.15%。这个分别比年初新增2800多亿元,提高0.16个百分点。
造成银行业经营困难,大量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实际上还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日渐增大的原因造成的。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现在我们商业银行的行长们有个普遍而又迫切的心态,就是希望中国经济尽快好起来,这样他们压在手里的不良贷款就可以逢凶化吉、迎刃而解,呈现柳暗花明的效果,但实际上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银行业经营困难的环境,除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带来的影响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其实还有很多原因,我这里主要列举三个重点:第一我们的利率经过几次下调之后,现在处于一个历史的基本上是最低水平,重返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的利差经营环境持续地冲压;第二货币过快扩张,使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这不仅体现在银行贷款的增加上,而且反映在类信贷业务的过快增长上,使得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第三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形成明显的冲击和挤压,这个包括我们心理上的压力。
在种种压力下,银行业是否考虑如何进行转型与突破?

转型与突破自然面临严峻考验,但不寻求转型与突破,银行的经营必将困难重新,我们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这里我想提三点意见:第一,清醒认识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趋势,准确分析形势,把握商机,有效控制风险,谨防资产泡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第二,主动适应把握发展潮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趋势,早进入早开发、早应对,强占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第三,科技开发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及时跟上,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
吃瓜 | 群众 | 说

所以,这场论坛,你们怎么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