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债券投资

一文读懂债券投资
2016年09月23日 13:54 基有帮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乏力、金融风险动荡,市场波动剧烈,投资困局凸显。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难以寻觅的高息资产与高企不下的负债成本形成了投资双重困境。为了安放大量追逐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资金,众多机构投资者将目光瞄准了“债券市场”,在资产匮乏与同质化情况严重的局面下,熙熙攘攘的流动性资金汹涌而至。于是,债市井喷了……

1
为什么要做债券

1. 市场需要

债券避险属性较强,是收益下行市场中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

近年来,GDP增速不断下滑,从过往的13%-14%最终下降到了2016年的6.5%,中国经济正式进入高增长时代的尾声。

经济下滑加上去产能去杠杆压力,信用风险开始显示,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低风险高收益产品逐渐萎缩。在投资端,非标资产改道发债了,权益类资产市场信心萎靡了,量化对冲产品投资被限了,市场热点虽多但轮动加剧,美林时钟理论转成了美林风扇。

经济的疲软与信心的匮乏导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急速降低,大量的资金从股票市场撤退,游荡于各类资产之间。

总体风险偏好降低与天然投资配置的需求叠加,意味着投资者对稳定安全的资产有更为强烈的买入动机,债券仍然是当前类固收资产配置的首要选择,今年6月以来,债券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所有债券的净增量为9.06万亿,其中银行理财增持债券占比高达41%,增持信用债占比达33.5%。信用债、利率债齐涨,压抑了近半年的债市,在这个夏天,火了。

2. 配置需要

相对于背离经济基本面的商品和股市,避险属性较强的债券更适合资产配置。

目前,市场投资热点轮动加剧,单一领域投资风险逐步加大,单一资产投资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大类资产配置变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投资理念。

中国经济过去二十年经历了高速增长,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比翼齐飞。从历史走势看,一定时间内,趋势性投资机会尚存。

比如过去三年买创业板指数,过去五年买信托和银行理财,过去十年买房地产。之所以单边投资在过去大肆盛行,主要由于各类资产回报率较高,违约风险较低,这与以投资拉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及政府、银行对资产项目直接间接、显性隐形的背书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增速下滑,资产布局结构化进一步优化,传统资产增值幅度不断降低,单一资产操作难度越来越大。

长期来看,资产收益和风险是呈正相关关系,高回报率对应着高波动率,这对中国经济同样适用(见图1和图2)。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会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加大同等收益下的波动率水平。因此,未来投资单一资产获利难度将大大提升。相较于投资单一资产,全局性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提高收益。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财富的不断增长,投资者的逐步成长,资产配置的需求愈发凸显。

图1. 中国大类资产收益指数(2002-2015)

图2. 中国大类资产的风险和回报(2002-2015)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更需要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去布局,以投资债券为主,同时参与权益等其他资产轮动的机会以增厚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将越来越多的受到客户的青睐。

3. 关于收益

债券收益的不断降低会影响其投资吸引力?非也。

受经济下行、低杠杆限制、高收益资产逐渐到期等诸多因素影响,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必将走低,资产荒的恐慌情绪不断蔓延,当前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大量可替代资产投资。

相较资金而言,资产端是强势的,现阶段关注的焦点不是资产收益率能否覆盖产品收益率,而是负债端要求回报率需要下降来靠拢资产收益率,负债成本会不断走低,债券配置价值将螺旋式显现。

即使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在资产配置的压力下,债券市场不会因收益率而失去配置价值,反而将作为安全的底仓配置重要性凸显,其需求在长时间内将大量存在。

2
债券市场追根溯源

1. 债券的分类

债券分类有多种形式,主流分类方式:

一是按发行主体分;

二是按交易市场分;

三是按风险类别分。

具体情况如下:

从发行主体看:债券分为政府部门、央行、金融机构与非金融企业部门四个,政府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发行央票;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同业存单与政府机构支持债券;非金融机构发行企业债与公司债。

从交易市场来看:国内债券交易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虽然银行柜台市场、地区股交中心也能买卖债券,但是金额占比并不大。从2015年的成交数据来看,银行间市场占到了96%,交易所市场占3%。

从风险角度来看:我国债券分为利率债与信用债。利率债的品种是利率水平较为接近无风险收益证券,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策银行债,它们还本付息均有政府部门背书,信用高,收益率也较为接近无风险利率。

信用债则是不同的私人主体发行的债券,其还本付息由私人部门承担,因此其收益率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溢价,溢价程度取决于发债主体的信用。

最近因为违约事件频发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信用债。

2. 债券投资收益

债券,作为倾国倾城的金融投资品种,投资收益体现在何处?

三大收入:利息收益、资本利得和再投资收益。

利息收益是指:债券具有的票面利息,这是发行时就定好的,基本不会改变,不违约的情况下视同为持有到期可以实现的收益。

资本利得是指:在债券的持有期内,低买高卖,博弈收益。不过,收益和损失是对等的,有收益就有损失。

再投资收益是指:债券付息了,用利息继续买入持有其他更多的债券。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外宣称的静态收益率,都是指债券的利息收益,即持有债券至到期可以获得的票息收入。

3. 债券交易策略

债券主流的交易策略分为配置策略和博差价策略。

<1>配置策略

配置策略,就是一种持有到期策略,主要配置票息收益较高的债券,以获取在持有期间所得到的较高的票面利息。因票息收益较高的债券一般为信用债,因此配置策略多持有中短期信用债。

【举个例子】

A债券票面利率是5%,剩余期限一年。

投资者买了这只债券1000元,持有到期,债券履约兑付,投资者获得了1000元的本金和50元的利息,50元的利息就是投资者的持有到期收益。只要债券不违约,这个50元的收益就是固定享有的,不会改变。

<2>博价差策略

博价差策略是一种低买高卖的交易策略。债券价格上涨时卖出,下跌时买入,以实现资本利得为主。债券价格涨跌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判断未来市场利率变动,市场利率上行时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息下行时,债券价格上涨。同时,同类债券,久期越长的债券利率敏感性越强,久期越短的债券相对利率敏感性越弱,因此博价差策略多持有高评级信用债或长久期利率债,以便当市场利率下行时,获取更多的资本利得。

【举个例子】

A债券票面利率是5%,剩余期限一年。

如果此时市场上1年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4%,

那么债券的价格就是 (1000+1000*5%)/(1+4%)=1009.62元;

投资者当时以1000元的价格买入债券,现在债券升值了,投资者将其出售,获得了9.62元的投资收益,这就是资本利得。

当然,如果市场到期收益率上升到6%,那么债券的价格就是(1000+1000*5%)/(1+6%)=990.57元;如果投资者这个时间出售债券,就需要承受9.43元的亏损。

所以,市场利率上行时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息下行时,债券价格上涨。博价差策略有收益也可能有损失哦~

4. 债券的主要风险

传统意义上,债券投资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买卖时独孤求败没有交易对手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带来债券价格反方向变化可能造成价差损失的风险。

这两者均可通过一些操作手段,如控制产品规模,选择流动性较好债券,调整久期等措施来降低,但现在市场上最风声鹤唳的风险却是第三类风险,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持仓债券在到期日发行人无法按时足额兑付本息或者债券存续期内债券信用等级遇下调的风险。

信用风险的成因很多,既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去产能持续推进和企业杠杆率较高、经营困难等国内宏微观因素有关,又与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国际债券市场违约率高企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今年初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发,风险情绪不断蔓延。特别是对经营形势严峻、违约风险事件高发的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对其担忧情绪不断发酵。

今年1-6月份,信用债总到期规模达9万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倍多。信用债券的密集到期也带来了违约事件的相对频发。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共有36只债券、17个发行主体发生违约事件,而2015年全年仅19只债券发生违约。

与此同时,年初以来已有近100家中央国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遭到下调,负面评级事件发生频率较往年大幅提升。

对于债券的违约,我们认为,在监管去杠杆、破刚兑要求的背景下,债券违约来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经历之路,但考虑到当前金融形势复杂,整体金融形势尚未明朗,市场情绪较为脆弱的情况下,阶段性保刚兑对整体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阶段性保刚兑并不违背“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长期政策目标,短期内债券市场出现如上半年那样频率的违约事件的概率极低,信用利差仍将大概率维持低位。

3
债券基金介绍

1. 产品投向

债券基金一般分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纯债基金三类。

一级债基:不能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但可以通过以可转债转股的方式持有股票,也可以通过一级市场参与新股申购。

二级债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一般来说二级债基的股票仓位占比不超过基金净资产20% 。

纯债债基:只投资债券资产。不过可转债也纳入纯债债基的投资范围。

按照风险的程度排序,一般地,纯债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

自然的,因为产品投向不同,所对应的收益、风险也大相径庭。一般来说,如果是纯债基金,收益率大概在5%左右,有表现好的纯债基金,收益率能达到6%-7%左右;但风险方面二级债券亏损幅度达到10%的情况并不鲜见,而纯债债基亏损幅度大都在3%以内。

2. 操作策略

债券基金追求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也会更为积极的参与股票投资或可转债交易,增加获利来源。

此外,因债券基金流动性强,每日开放(定期开放债券除外),故其需要预期一定比例的资金应对赎回需求,在操作方面不能满仓投资,为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会追求波段交易提升产品收益。

3. 认购费用

不同的债基产品是有不同的认购费,费用在0-0.5%之间。

2015-2016,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涨时疯狂,跌时哀伤。市场上多头的情绪在经过这一波下跌后受到重创,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虽然今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信用风险频发,但经济和金融环境有维持稳定的必要,刚性兑付的打破并不会短期内频发发生,在经济长期L型大背景下,债市新常态的特点将在长期内维系。

基本面并不支持债券市场走熊,政策挤资产价格泡沫从基本面来看对无风险利率并不负面,甚至有利。我们认为,资产配置才是解决投资有效性的长期可行方案,而债券投资,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基础资产,值得长期持有。

基有帮智能机器人7x24小时关注市场动态,以及超过1200只债券基金的表现,建立了“安心稳赢计划”债基组合,并确保投资组合永远处于最优状态。

另外,安心稳赢计划不收取任何的服务费,基金的申购赎回费是基金公司收的,在哪里买都避免不了。所以免费雇个智能机器人帮你全天候的管理资产,还有比这更实惠的服务吗?

火热抢购中!!!

上文部分信息来源于:

1、《首次引入大类资产配置研究:风物长宜放眼量》,中金公司

2、《固定收益基础系列报告》,国联证券

3、《债券投资的前世今生》,猫眼看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