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通过做市退出 新三板流动性还会远吗?

券商直投通过做市退出 新三板流动性还会远吗?
2016年08月02日 14:45 三板虎

  三板虎7月30日讯 首例券商直投通过新三板做市交易成功退出,从投资到退出为期1年的时间,实现了超过100%的收益,这无疑给一直饱受诟病的新三板流动性打了一剂强心针。

  新三板有故事 你有酒吗

  7月22日,曾经在新三板风光无限的中搜网络(430339)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退出为中搜网络提供做市服务。一时间,引来一片哗然。

  而另一边,国信证券全资直投子公司国信弘盛则通过新三板做市交易,成功退出新三板企业安达科技(830809)的做市商队伍。这也是目前市场上首例券商直投通过新三板做市交易退出的案例。

  新三板市场百媚千红,却往往你之砒霜,我之蜜糖。这里从来就不缺故事。

 

  据三板虎(微信公众号:sanbanhu)查阅相关资料,安达科技十大股东明细一栏,深圳市国信弘盛股权投资基金已经悄然下线。

  公开资料显示,安达科技成立于1996年,于2014年6月挂牌新三板,主办券商为国信证券。公司于2016年1月11日做市。

  时间回到2015年7月20日,国信弘盛通过定增的方式,以5.5元/股的价格认购安达科技共400万股,占总股本的2.47%。彼时,认购完成后,国信弘盛为安达科技第7大股东。

  日前,国信弘盛总裁龙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国信弘盛在安达科技进入做市交易后,已通过做市交易成功退出,从投资到退出为期一年的时间,实现了超过100%的收益。

  IPO虐我千百遍 我待IPO如初恋

  新三板有故事,我们的主角之一安达科技也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啊!

 

  按三板虎查阅安达科技利润表,公司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0.75亿元、2.07亿元。也正是凭借这份傲人的利润表,安达科技以同时符合标准一、标准三的优异成绩成为首批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

  然而,安达科技“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想IPO。

  公开资料显示,安达科技在2012年之后,先后进行了4次增资,目标瞄准A股,筹划进军资本市场。又迫于IPO长时间暂停、排队企业过多等原因,安达科技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将目光转向了新三板,于2014年6月正式挂牌。

  挂牌后,安达科技在新三板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两年内共完成了3次融资,共募集资金3.9亿元。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纵使这样,安达科技也始终未放弃过自己的转板初心。

  2016年5月25日,安达科技在贵州证监局披露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辅导备案登记,计划用3到6个月的时间完成IPO上市前的辅导工作,11月份开展IPO上市申报工作。

  这活脱脱的“IPO虐我千百遍,我待IPO如初恋啊”!

  做市商躺着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

  说完安达科技这个“女同学”的故事,我们再回到首例券商直投通过新三板做市退出这个案例。

  在此之前,IPO一直是PE机构退出的主要方式,国信弘盛总裁龙涌也表示,“PE投资机构退出的主流渠道,目前仍然是IPO,但随着市场制度的完善和交易活跃度的提升,未来主流投资机构的投资项目通过新三板退出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一直以来,我们的惯性思维是:由于做市商数量有限,且市场对做市商需求强劲,因此券商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购入股票,再以高价转让,便可轻松实现盈利;即使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做市商仍有不菲的利润空间。

  自2015年11月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做市商数量等标准后,新三板市场曾经迎来一大批企业加入做市;自2016年3月底以来,协议转做市企业数量增速明显下降。

  新三板机制的完善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系统性过程,企业越来越多,但是没有资金进来参与,做市商也只能干耗;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场缺乏优质交易对手——资金体量大,背景雄厚的企业。只有具备足够的交易和足够优秀的对手,才会最终形成一定规模。

  “我们不否认去年有段时间躺着都赚钱,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某券商做市负责人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倒苦水,“现在是我们追着好企业要做市,人家未必瞧得上。”

  市场流动性差,沉淀的股票越来越多,风险时刻都存在。就连被冠以“躺着就把钱给赚了”名头的做市商也无法摆脱缺乏优质交易对手、被“套牢”的尴尬境地。

  说一千道一万,流动性是关键。首例券商直投通过新三板做市退出都来了,流动性还会远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