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个市场大涨背后是投机还是通胀?

震惊!这个市场大涨背后是投机还是通胀?
2017年03月01日 10:35 明星私募网

一、背景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续八天走高,一周内暴涨18%,全球航运业有强势复苏之势。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DryIndex,缩写BDI),是航运业的经济指标,它包含了航运业的干散货交易量的转变。

BDI波罗的海指数是由几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加权计算而成,反映的是即期市场的行情,因此,运费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到指数的涨跌,所以,假设现在的原物料需求增加,表示各国对货轮运输的需求也跟着提高,在此情况下,运费的涨幅如果可以大过油价成本的涨幅,当然其获利就可维持。

在这种前提下,BDI波罗的海指数会上涨,运输股的股价也会上涨;假设现在原物料需求依旧增加,但货轮供给增加而打坏运费市场,此时BDI波罗的海指数会下跌,当然运输股的股价也会跟着下跌,所以,运费高低的影响远比原物料的涨跌更是影响航运股获利的关键。

BDI指数一向是散装原物料的运费指数,散装船运以运输钢材、纸浆、谷物、煤、矿砂、磷矿石、铝矾土等民生物资及工业原料为主。因此,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故波罗的海指数可视为经济领先指标,在2016年2月BDI曾跌至历史低点,但随后则上演了长达9个月的强势反弹。当前,BDI指数的走势似乎与去年同期相差无几,不少分析师称,BDI指数将重演去年的大涨之势。

二、详情

东兴证券郑闵钢等称,BDI开启反弹行情,4季度高点有望超1800点。他称,干散货航运大周期复苏条件已经具备。2016年是干散货本轮周期的底部,预计2017年BDI同比上涨33%-63%,中长期上涨空间巨大。

其称,首先新船运力的供应将保持低位:

(1)干散货交船高峰已过,2017-2018年的新船交付大幅度下降。当前在建船舶占现有船队比例为12%为历史新低。

(2)新船订单仍将保持低位,散货船造船周期在18个月-24个月之间,近期新造船订单的低迷保证了2018-2019年新船交付量仍将继续保持低位,为大周期复苏创造良好条件。当前5年船龄到二手船价格约为新船价格的一半,船东选择新增运力会以购臵二手船而非订造新船;船舶融资机构减少在船舶领域的投放,新船融资困难。

(3)船厂产能大幅下降,在建订单推迟取消情况严重。2016年干散货船订单交付率仅为52%,相比2015年下降6%,预计2017年订单交付率仍将保持在50%-60%水平。中国船厂大幅破产71家入围工信部“白名单”的造船企业中,已有7家船厂破产,5家船厂重组。

美国杰菲瑞斯投行分析师安迪同样指出,韩进海运等的破产可能会令该行业“因祸得福”;

从定价态度来看,韩进海运破产,航运业反而会“因祸得福”。原因在于,为了避免运输公司再出现破产,运货商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不仅如此,集装箱航线可能会更为专注减少损失,或是恢复盈利。

另一方面,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提出,需求情况持续改善,预计2017年海运需求增速2.2%-2.5%,运力需求仍将稳定增长。其分析道:

(1)国内铁矿减产,2016年1-3季度国内矿山累计关闭780家,预计国内铁矿石产量每年下降9%。铁矿石进口比例大幅上升,将对干散货进口需求带来强力支撑。

(2)地条钢产能出清超预期。地条钢炼钢的原材料为废钢,原材料替换的作用下地条钢产能出清将促进中国铁矿石进口。2015年全国中频炉钢厂粗钢产能约1.1-1.2亿吨,约占总钢铁产能的1/8。按此测算,地条钢产能出清将会带来干散货总需1%-3%的增量。

(3)特朗普基建计划将对干散货海运需求带来强烈支持,预计2018年起将为干散货总需求提供1.5%-2.5%的增量。

兴业证券分析师龚里等也看好2017年航运业复苏,其称,当前干散货和集运子行业正处于复苏的前夜,需求企稳叠加集运集中度提升以及干散货产能利用率的反转将是2017年运价向上弹性放大的重要条件。结构性的复苏已经启动。

而内盘期货延续周五夜盘走势,周一黑色系期货开盘大涨,随后涨幅扩大。螺纹钢一度涨超5%,刷新逾三年新高,当前涨4.44%。热卷涨4.71%,铁矿石涨3.76%,焦煤、焦炭大涨逾3.5%。收盘时黑色系均有所回落,涨幅收窄。

因投资者押注两会前的限产措施将使供应趋紧,螺纹钢期货价格早盘飙至2013年12月来高位,报3648元/吨。

此前据媒体报道,中国河北和天津的部分钢厂本月早些时候已经接到2月底至3月中的限产命令,以确保两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环保部门同时已经派出检查组,检查这些地区钢厂的限产措施。

三、分析

而针对近期内盘商品期货的大涨,网易援引媒体称,对于这背后是否涉及投机性炒作和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发改委已在进行调查,且已就此向一些期货公司进行了问询。

报道称,因担心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推高PPI以及CPI,发改委还向包括一些证券公司在内的机构就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进行了调研。

在昨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曾提到,期货市场不需要这么高的交易量,不需要虚高的交易量。

本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PPI同比6.9%,创逾五年新高,也高于预期的6.5%以及前值的5.5%。当月CPI同比上涨2.5%,创两年半新高,也高于预期和前值。

当时不少分析师认为,PPI大涨主要与原油价格回升、去年低基数、黑色系价格反弹有关。应警惕PPI的大涨向CPI传导。

民生银行温彬认为,今年1月PPI与CPI同比涨幅剪刀差继续扩大至4.4%,创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新高。他表示,警惕PPI过快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在去杠杆和通胀预期上升的背景下,下阶段货币政策易紧难松。

东方证券邵宇也提到,PPI会温和传导到CPI。原材料价格上涨终端产品会有提价要求,但因为终端产品过剩,所以传导温和;今年供给侧会有更多政策的支持,预计农产品价格会上涨,对CPI抬升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由明星私募网原创,采集注明来源:明星私募网(微信公众号:mxsimu)。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