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壳股 关键看标的

投资壳股 关键看标的
2016年10月18日 18:06 明星私募网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原来热衷于举牌、炒壳的私募机构,开始逐步退出一些壳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神州牧已经离开科林环保。其背后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环境的变化,壳股迟迟没有等到优质资产注入,炒壳的套利空间在变小。不过由于目前市场对壳资源需求仍很旺盛,由于注册制的推迟,买壳上市、或者借壳上市可以对拟将上市的公司而言,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成本,在二级市场有相当好的表现。所以,只是选择的壳股要是优质标的,壳股仍会被市场和机构看好。

去年股灾以后,很多上市公司股价处于低位、壳股价值凸显,部分私募机构看好转型、并购重组机会,发行举牌基金,买入壳股票。如去年7、8月期间中科招商迅速举牌了16家公司,广东新价值投资罗伟广则成立多只阳光举牌基金,去年年底进入十几家小市值上市公司,包括天兴仪表、大东海A、科恒股份、科斯伍德、新海股份等。浙江思考投资则两度举牌园城黄金,持股比例超过10%。

今年4、5月,神州牧基金掌门人辛宇也公开表示过战略性看好壳资源机会,一次性买入40到60只壳股。这些公司大多低位买入、配置分散,包括钱江生化、金健米业、科林环保、赛象科技等。

不过今年三季度后,很多私募纷纷在减持。上市公司三季财报显示,二季度刚刚进驻科林环保的神州牧,在三季度旗下的两只产品已经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7月27日,大东海A公告称,新价值投资减持12.53万股,持股降至5%以下;6月18日,园城黄金发布公告,思考投资减持121.14万股,占总股本0.54%,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6月4日,天兴仪表公告称,收到新价值投资通知,已减持10.72万股,占总股本的0.07%;5月16日,科恒股份公告,新价值投资连续卖出70.65万股,持股比例低于举牌线。从数据看来,此前热衷于举牌、炒壳的私募机构,开始逐步退出一些壳股。

监管趋严私募炒壳面临压力退出

今年6月17日成为炒壳的重要分水岭。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包括完善控制权变更认定标准、取消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延长新进股东持股锁定期,以及加大对中介机构问责力度。同时,证监会加大对并购重组项目的审核力度,如罗伟广掌舵的的金刚玻璃8月重组被否,理由是“标的公司盈利预测可实现性及评估参数预测合理性披露不充分”,“曲线借壳”模式受到质疑。

在这种监管政策趋严背景下,私募投资壳股的风险变得更大,有些并购重组项目可能涉嫌内幕交易,监管风险、无法找到优秀资产注入、退出时机都成为私募投资壳资源的主要风险点,私募暂时退出仍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炒壳是中国市场特有的制度性套利,前两年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股价在二级市场表现都比较可观,虽然实际大部分重组项目都无法证伪,但是二级市场对股价反应很明显。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炒壳的套利空间逐渐在缩小。

投资壳股关键看选择标的

从现下私募主流的投资策略来看,有做价值投资的,也有做投机套利的,而举牌、炒壳是这种明显的制度套利给了私募机构博弈套利的机会。国内股票市场供给受限,壳资源有其投资价值,A股市场对壳的需求仍很旺盛,注册制被推迟,A股供需失衡,买壳股票作为一种投资策略,仍然具有生存价值和空间。

不过随着监管趋严、个股退市渠道的放开,壳资源不再遍地黄金,只有那些真正涉及产业整合背景,有基本面支撑,且满足并购重组认定标准的壳股票才具有投资价值。私募作为市场价值发现者之一,也在不断追寻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壳股。私募如果能真正寻找到具备投资价值的壳股,未来仍会有较大的获利空间。

本文由明星私募网原创,采集注明来源:明星私募网(微信公众号:mxsimu)。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