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支招|流动性差,新三板企业融资如何另辟蹊径?

智库支招|流动性差,新三板企业融资如何另辟蹊径?
2016年11月12日 20:21 奔跑吧新三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如今众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终于也体会到了古人当年的心情:融资难,难于上青天。当初说好的挂牌上了新三板就可以坐地数钱,怎么一转眼整个大行情都成了“难以扶起的阿斗”,自个儿转身就成了炮灰,实在悲催!

这去年还风光无限的新三板,如今挂牌企业也即将突破9500家,即将迎来“万股横盘”时代,但是怎么想要融点钱却这么难?

定增频频遭遇“寒潮”

新三板企业的主要融资途径是定增。但事实却是,从今年5月开始,新三板交易额的颓势就一直没能扭转,定增募资也越来越难。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板拟计划募集资金5353.55亿元,实际募资875.66亿元,募集完成率16.36%。在第三季度里,实际募集金额仅为222.97亿元,完成率仅为9.31%。

甚至部分挂牌企业还上演了以1元/股“地板价”出售的戏剧性一幕。10月初,环保科技类公司柏美康迪便以每股1元的发行价格发行100万股融资100万元,成为当周发行价和融资规模最小的公司。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新三板公司终止融资方案的数量不断增多。Choice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已经有43家新三板公司终止或中止了融资方案。9月份终止定增的数量是58家,8月份终止数量65家,7月份54家。谈及原因,一些企业不避讳地指出原因是“因市场环境变化”、“基于近期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

一边是持续不给力的市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挂牌公司和急剧膨胀的融资需求,低迷的交投市场和火爆的挂牌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

“去年股灾之前,来公司考察调研的投资者有五十多家,这还不包括电话咨询的。今年到现在也不超过十家。”某新三板企业董秘谈起来也有些无奈。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弄到钱?为此,奔跑吧新三板(ID:bpbxsb)采访了跑三智库的专业人士,他们也分别针对企业融资如何另辟蹊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兴业证券刘磊:好公司依然好融资

刘磊 兴业证券厦门分公司 总经理助理 财经专栏作家

目前新三板流动性较差是造成新三板融资困难的一大主因。

而造成现阶段新三板流动性差的原因有三:第一,今年资金的热点在地产;第二,今年股市整体低迷,三千点附近反复震荡,只有存量资金博弈,新三板连带性低迷;第三,虽然开放了私募做市,但第一批只有十家,增速太慢,到这些机构真正发力还需要时间。

但我认为接下来流动性会有改变,因为房地产政策趋紧,资金有望重回股市,会有联动的可能,而不连续竞价交易的推出也是存在可能的。

对于三板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也给出几点建议:首先,好公司好项目依然好融资,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跟最佳地段的楼盘更为保值是一个道理。其次,近期觉得不好融资的企业,还是要扎实做好主业,实现自身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并控制一个合理的负债率,这是资本关注的核心。能否在银行和投资机构留下良好的诚信记录,关系到你能否基业百年。

挂上三板仅仅是资本市场的开始,别人搞产业基金到处投资,到处考虑收购并购,咱们着急了吗?要杜绝假大空!不然到头来发现融来的钱烧掉不少,项目还在种子期,主业与副业全陷入危机了。

而真正到处嚷着说融资困难的企业或者项目,凭经验,企业可能真的陷入了资金困境。这时不妨跟主办券商坦诚心扉,争取一些机构债转股的机会。如果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着急,不妨过段时间再来看看。

天信投资李超:定向增发疑无路,质押股权又一村!

李超 天信投资 行业研究部总监 新三板基金投委会成员

许多新三板企业会有感慨:如今定增太难了。

以前只要两个月就能完成的定增,现在统统都要100天。这多出来的一个半月的等待,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资金需求旺盛的企业无疑是十分煎熬的。耗时长不说,定增能不能顺利完成也有待考量,最后能拿到的钱也越来越少了。

定向增发费时费力,拿不到钱何以解忧?在定增无门的情况下,股权质押成为新三板企业融资的主要增信手段。就目前而言,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的主要金主是银行,占比超过四成。而信托、保险公司、贷款公司这类除券商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几年也越来越买新三板企业的账,所接受的质押规模和所占比重都在不断提升。

据统计,截至11月4日,新三板共发生股权质押2497起,已经是去年的2.5倍。今年有1094家挂牌公司的股份被股东用来质押贷款,质押规模达到243.84亿。

虽然股转系统处于风险考虑曾叫停了部分股权质押,但总体来看定增融资的效率远不及股权质押,堵不如疏,股权质押不会被一棍子打死。即使引入了私募做市,股权质押也依旧可以作为相辅相成的方式在新三板中存在。

官方说的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从来没说过什么一定要定增的话,从中也可以看出些味道。实际上,只要能融到钱,管他是什么手段——定增也好,股权质押也罢,不管什么颜色的猫,能拿到钱,活下来的就是好猫。活下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活下去,练就硬本领

挂牌公司望“钱“欲穿,投资机构对优秀项目求贤若渴。市场资金池有限,收成低还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会长期存在,但投资者仍然在追逐优质项目。

融资困境下,企业如何找到出路?正如兴业证券刘磊和天信投资李超所言,不管是什么样的融资方式,企业都可以进行尝试,首先要保证自己活下来,提升自身质量练就硬本领,好企业依然是投资者掌心里的“宝”,不愁融不到钱。在股权融资遭遇“寒潮”的时候,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质押、银行授信等方式进行融资,实在缺钱,可以小步快跑按需融资。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勇敢为自己代言”。新三板企业可以通过媒体渠道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同时多参加企业路演接触更多投资人,即使暂时不融资,也会吸引分析师和潜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

总而言之,融资路漫漫,愿诸位且负重且前行,修炼好内功,金主向你招手的日子就不远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