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新三板公司作大死 做市商不玩了直接跑路

3家新三板公司作大死 做市商不玩了直接跑路
2016年08月04日 19:46 解读新三板

做市转让企业没有具体的强制退出机制,但做市商可以自由进出,如果因为做市商退出导致做市商数量低于2家,则相关企业自动转为协议转让。

目前还没有企业“被动”退出做市转让的案例出现,但如果流动性持续低迷,未来做市商因企业经营问题而退出的案例可能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可能有做市转让企业被“淘汰”。

招商证券一口气“抛弃”两家做市企业

自从7月11日中信证券退出为中搜网络(430339)提供做市报价服务之后,最近又有一家做市商一口气退出两家挂牌公司的做市商团队。

招商证券7月27日宣布,退出为ST春秋(831051)和枫盛阳(430431)两家公司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虽然去年以来新三板出现了近百次做市商退出为某家公司提供做市服务的情况,但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因为挂牌企业要启动IPO,具有国资背景的券商为了避免国有股转持先溜了。

上面这三起做市商“跑路”事件,性质却不一样——这些是因为挂牌企业(或者企业实际控制人)自己作死,做市商不想陪着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这也是2014年8月新三板推出做市转让制度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这三家公司到底都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让做市商避之不及?

中搜网络:被举报后被剔出创新层

中搜网络是新三板第一个因为“不明原因”被做市商抛弃的做市转让公司。7月11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说,从7月25日起退出为中搜网络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对于为何退出,中信证券和中搜网络均没有给出解释。尤其是中搜网络在信息披露方面完全没有提到这回事,好像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中搜网络主营业务是搜索及相关互联网服务,2013年挂牌,2015年3月份转为做市转让,中信证券是首批6家做市商之一。在中信证券退出之前,其做市商增加到了10家。

令人难以忽略的是,就在中信证券退出之前,本来已经进入创新层初始名单的中搜网络,因为被人举报涉嫌电话骚扰、欺诈销售以及预收账款畸高等问题,被股转系统剔出了创新层。

中搜网络挂牌以来的经营状况也堪忧,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亏损过亿元。

ST春秋:连续亏损资不抵债

ST春秋(春秋鸿)是一家影视投资制作公司。2014年8月挂牌,2015年7月启动做市转让。除了招商证券,初始做市商还有东莞证券和万联证券。

2015年ST春秋投资拍摄《王朝的女人》,虽然有范冰冰和黎明担纲主角,但票房惨败给挂牌公司带来1.16亿元亏损,年报直接资不抵债,而实际控制人刘岩所持股份100%质押。

作为ST春秋的首批做市商(也是仅有的做市商),招商证券、万联证券和东莞证券都是通过协议转让获取库存股票,成本价为14元/股。其中,招商证券投资金额是420万元。

做市第一天,ST春秋开盘25元/股,收盘22元/股。7月27日招商证券宣布退出时,ST春秋股价收盘报1.80元/股,较做市商的库存成本都跌去了87%。

目前ST春秋还有两家做市商,未来如果东莞证券和万联证券其中任何一家选择退出,这将导致ST春秋做市商数量低于2家,那ST春秋就会自动从做市转让“打回”协议转让。

枫盛阳:实际控制人涉嫌非法集资被刑拘

枫盛阳主营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是三家公司中唯一一家非亏损企业。实际上枫盛阳去年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增长,它的问题出在实际控制人刘金玲身上。

枫盛阳2014年1月挂牌,2015年4月做市,初始做市商是上海证券、东海证券和光大证券,招商证券是5月份后续加入的,但库存股成本与初始做市商一样,都是7.2元/股。

做市之后枫盛阳股价持续下跌,考虑到A股去年的走势,这并不奇怪。从去年年底开始,事情开始不对劲了,其实际控制人刘金玲陆续爆出股权质押爆仓、借贷诉讼、资产冻结等负面消息。今年6月,枫盛阳披露刘金玲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刑事拘留。

枫盛阳做市第一天收盘报20.05元/股,昨天收盘1.67元/股,跌去了91.67%。

做市转让的“适者生存”机制

新三板2014年8月份引入做市转让制度,截至8月4日,挂牌企业达8086家,做市转让企业1610家,做市商共85家。做市企业最多的是众泰证券(304家)和广州证券(303家)。

由于做市转让企业要经过做市商遴选,一般被认为相对于大部分协议转让企业更加“优质”,做市商确实对做市企业也有一定筛选标准,例如行业、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股本结构等。 

当然,做市商也不能预测一切,“踩雷”的事情并不鲜见。去年新三板做市转让企业中,142家亏损,53家公司2014年至2015年连续2年亏损。

做市商库存股最低要求只有10万股,也就是只要10万股就能保持做市商资格。对券商来说10万股所占用的资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会一直负有提供双向报价的义务。

目前新三板市场成交低迷,即使是优秀的做市转让企业,做市商收入也有所萎缩,看淡企业前景、不想浪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可能是做市商彻底退出的主要原因。

做市转让企业没有具体的强制退出机制,但做市商可以自由进出,如果因为做市商退出导致做市商数量低于2家,则相关企业自动转为协议转让。

目前新三板还没有企业“被动”退出做市转让的案例出现,但如果流动性持续低迷,未来做市商因企业自身经营问题而退出的案例可能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可能有做市转让企业被“淘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